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对于中外媒体届时的高度聚焦,杭州也大可放平心态。只要我们做到信息及时公开、透明,表达出乐于与世界沟通交流的坦诚,国际社会一定会感受到杭州的美与真。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如今,总书记提出的“经常上网看看”,希望领导干部们能拿出游子“奔团圆”的勇气,将困难和拖延化作只争朝夕的紧迫感——经常上网看看。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孟子曰,“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互联网既是社情民意的“晴雨表”,也是改善公共服务的“加速器”,通过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的互联网,不仅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必须,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观点 > 网论天下 正文

世代流传有序的清明是亲情与情感上的清明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韦良秀    责任编辑 吴晔
2017年04月02日 07:45:19

更多

对于崇尚亲情和文明礼仪的中国人来说,清明是一个永远也不会割舍的节日,因为这是一个追思、悼念亲人,祭奠革命先烈的时机。

  清明,紧挨着四月的足尖,又一次向我们走来。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脑海中总会滑过一些熟悉的身影。那些记忆中的留存,在这一刻更加清晰生动,只是未等我伸手牵留,心底翻腾的触痛早已顺着眼角溢出。

  千百年来,清明总与思念息息相关。在春回大地的清明时节,人们会很自然地怀想故去的亲人。缕缕青烟在湿漉漉的空气中弥漫着晕染开来,暖暖的春意和淡淡的惆怅在心中缓缓升起,这似乎是每年都要经历的清明情结。清明,是一个悲凉的词语;清明,是一个闻之断肠的节日;清明,是一个无法言语的意象。

  “清明正是三月春,桃红柳绿百草青。秋千荡起笑声落,黄花青果争上坟。”清明节这一天,人们捧着鲜花,提着祭品,沿着山道,顺着花溪,迎着春雨,脚步急匆,走向深处的山林。一路上的感叹,稠密了清明的节气,而心中的悲痛,却稀疏了头顶的雨丝。那丝丝细雨,更在人的心里平添了几分忧愁。怀揣一缕对逝去亲人的念想,任光阴的柳笛吹响一世的希冀。那路边的迎春花,不止鲜亮了人间的哀思,更在闭目孕育骨朵的修行里,让颜色铺展出深深的凝眸。清明时节的呼唤,把一颗欲滴的泪挂在思念的花瓣上,濡湿了太多往日的岁月。

  年年鸢飞草长,年年春色烂漫,那些断断续续的片断也会在这个时节再现于脑海之中。先人们在世时的种种好处,在这个时候体现得尤为明显。在对他们思念的同时,也会得出很多人生启示:我们不仅仅要怀念那些已经离开的亲人,更要珍惜身边的每一个人,让他们都能在有生之年因自己的存在而感到幸福。

  世代流传有序的清明,是亲情与情感上的清明。对于崇尚亲情和文明礼仪的中国人来说,清明是一个永远也不会割舍的节日,因为这是一个追思、悼念亲人,祭奠革命先烈的时机。在这个节日里,别忘了去烈士陵园献上一束鲜花,缅怀那些为今天的幸福生活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志士。相信即使处在现代文明的熏陶和市场经济的大潮中,这种习俗也会一直保持强大的生命力。在这一天,生人在墓前与先人对话,感受过去那难忘的如海亲情,咀嚼着人生的意义与价值。

  (原标题《永不消逝的情思》 原作者 韦良秀 编辑 吴晔)





标签: 清明;缅怀先烈;祭奠革命先烈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W02017040227789356081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