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对于中外媒体届时的高度聚焦,杭州也大可放平心态。只要我们做到信息及时公开、透明,表达出乐于与世界沟通交流的坦诚,国际社会一定会感受到杭州的美与真。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如今,总书记提出的“经常上网看看”,希望领导干部们能拿出游子“奔团圆”的勇气,将困难和拖延化作只争朝夕的紧迫感——经常上网看看。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孟子曰,“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互联网既是社情民意的“晴雨表”,也是改善公共服务的“加速器”,通过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的互联网,不仅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必须,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观点 > 弄潮 正文

清明节要“清”更要“明”

来源:浙江在线
作者:孔德柱    责任编辑 逯海涛
2017年04月01日 17:18:30

更多

清明祭扫,让清明节文化回归传统,用更加文明、更加健康、更加环保、更加清雅的方式表达对先人的缅怀之情,让既“清”又“明”的清明节文化成为历久弥新、源远流长的新传统、新思想、新风尚。

1.jpg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又到一年请明时,除了祭祀市场迎来了前所未有的营销旺季以外,不少在外工作的人们正筹划踏上返乡祭祀扫墓之路。时下,部分地区传统节日遇冷,少数年轻人盲目追求洋节的“时髦”,却忽视了传统节日的意义和价值,还有部分党员干部偏离了文明祭祀的轨道。为此,笔者认为,清明节要“清”更要“明”。

  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清明最早只是一种节气的名称,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辛勤劳作过程当中,对大自然物候现象和节气规律的一种掌握和运用。据《历书》记载,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清明一到,随之气温升高,万物复苏,迎来了春耕的大好时节。所起,了解并掌握清明的节气规律和物候变化对农业生产具有一定指导和借鉴意义。

  除此之外,清明节还有缅怀先烈、祭奠先祖、告慰先人的哀思之意。据史料记载,晋文公为纪念曾割肉以饲、宁被烧死也不愿伴君的介子推,将其祭日定为“清明节”,以彰其品质高洁。之后逐渐发展演变,清明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清明祭扫,为的是寄托哀思、追忆先人,不忘根本。感念先人,珍惜当下是我们感恩的情怀表达。但遗憾的是,随着经济的发展,部分地区在清明祭扫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怪现象”:有的借祭祀之名,行攀比之实,祭品越烧越多、鞭炮越放越响、排场越来越大;有的借扫墓之机,礼尚往来,联络感情、拉拢关系;还有的乱丢乱扔、乱烧乱放,扫了一个墓,污染了半座山。凡此种种,都和清明节本该有的祭祀方式背道而驰,不仅起不到缅怀先烈、祭奠先祖、告慰先人的哀思之情,还败坏了社会风气。

  文明祭祀是对先人最好的告慰。还清明以“清”“明”,一方面党员干部要树立正确的祭祀观,主动践行文明祭祀、生态祭祀、绿色祭祀、厚养薄葬的祭祀观,彻底转变铺张浪费、盲目攀比、搞其他名堂的“不良风气”,让清明祭拜先人的传统习俗成为后人对前人的情感寄托、家族血缘的价值认同和缅怀英烈的爱国情怀。另一方面政府部门在宣传引导和公共服务方面要有更多作为,以清明节为契机,举办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把家训家风、民族文化、爱国主义等教育寓于祭祀活动当中,在大力宣传文明祭祀、潜移默化改变市民观念的同时,不妨定期、定点安放祭祀桶,建造祭祀池等,在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上解决好人们祭祀传统习惯问题。

  清明节要“清”更要“明”。清明祭扫,让清明节文化回归传统,用更加文明、更加健康、更加环保、更加清雅的方式表达对先人的缅怀之情,让既“清”又“明”的清明节文化成为历久弥新、源远流长的新传统、新思想、新风尚。

标签: 祭祀;清明;传统节日;清明祭扫;哀思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