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对于中外媒体届时的高度聚焦,杭州也大可放平心态。只要我们做到信息及时公开、透明,表达出乐于与世界沟通交流的坦诚,国际社会一定会感受到杭州的美与真。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如今,总书记提出的“经常上网看看”,希望领导干部们能拿出游子“奔团圆”的勇气,将困难和拖延化作只争朝夕的紧迫感——经常上网看看。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孟子曰,“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互联网既是社情民意的“晴雨表”,也是改善公共服务的“加速器”,通过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的互联网,不仅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必须,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潮评论 > 热度话题 正文

公车改革如何因地制宜

  人民日报 李洪兴
责任编辑 程永高
2015年12月08日 09:26:24

更多

  既要大胆下水、勇于破题,也要识得水性、积极创新,如此,才能让深水区改革一步步推进,抵达彼岸。

  时至年末,备受关注的公车改革再次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继中央和国家机关车改全面完成,中央车改办负责人透露,年内还将公布中央企事业单位车改方案并力争2016年底完成。全国车改时间表,正在一项一项地对照落实。

  按照要求,今年年底地方党政机关也要基本完成公车改革。近日,国内首个公车改革推进指数发布,杭州、上海、宁波名列前三。这也给人们提供了观察地方公车改革的一个窗口,启发着人们思考:如何借鉴那些行驶在前列的地方的好经验?

  以杭州为例,为避免车改补贴变成福利,把补贴打入市民卡中,只能专款专用。公车服务运作牵手市场、面向社会,既防止公车维护费用过高,又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公车私用。而在监管和惩罚措施上,一方面出台了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纪律规定,另一方面当地纪检监察部门全程参与车改,不仅对可能发生的不正之风进行提前廉政预警,而且一经发现违规即可问责执纪。从车改成效来看,杭州经验得到了普遍肯定。

  如果从1994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颁布《关于党政机关汽车配备和使用管理的规定》算起,我国的公车改革已经过了20年,但这个改革的车轮始终“行路难”。

  2014年7月,被称为“史上最严厉车改”启动,并在全国范围内有了实质性推动。其“严厉”之处,就在于有了明确的时间表。但从各地进展看,快慢不一,程度不同,效果也不大一样。从这个意义上说,让那些车改探索走在前列、并得到各方认可好评的地方“晒晒”做法,既是对改革先行者的肯定,也有利于推动其他地方,学习他们的改革精神,借鉴他们的创新举措,踩下自身车改的油门,落实好中央的改革任务。

  当然,再好的改革创新也不能照搬照抄,而要因地制宜。像把补贴打入市民卡中的做法,在公共服务系统不成熟的欠发达地区恐难生效;即使想实现公务用车社会化,如果没有相对成熟的租车行业,这种改革方案也不必强推。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改革方向和目标固然一致,但改革的现实情况千差万别,改革任务落到各地也应该在“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的基础上做到合乎常情、符合地情、尊重规律,毕竟不同地区、不同领域、不同人群都有其特殊性和复杂性。

  公车改革,只是一个小小剖面。几乎所有具体改革,都需要“发挥顶层设计对基层实践的引领、规划、指导作用,鼓励各地从实际出发进行探索,因地制宜”。习近平总书记曾经用“识水性”为改革作喻。今天的深水区改革,将不可避免触及深层次的社会关系和利益调整。这就需要各个地方、各级干部,既要大胆下水、勇于破题,也要识得水性、积极创新,如此,才能让深水区改革一步步推进,抵达彼岸。

标签: 公车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W020151208338130004580.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