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对于中外媒体届时的高度聚焦,杭州也大可放平心态。只要我们做到信息及时公开、透明,表达出乐于与世界沟通交流的坦诚,国际社会一定会感受到杭州的美与真。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如今,总书记提出的“经常上网看看”,希望领导干部们能拿出游子“奔团圆”的勇气,将困难和拖延化作只争朝夕的紧迫感——经常上网看看。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孟子曰,“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互联网既是社情民意的“晴雨表”,也是改善公共服务的“加速器”,通过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的互联网,不仅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必须,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潮评论 > 热度话题 正文

阳光体育,感受运动之乐

  人民日报 刘 云
责任编辑 程永高
2016年03月31日 06:38:46

更多

  体育的魅力,是激发他们内在动力、实现“自主健身”的关键。

  不久前,江苏省发布试行了一项大学生体能考核指导标准,让江苏的大学生直呼“受不了”。根据这一标准,从今年秋季开始,该省大学生在进行体能考核时,男生将测试2400米,女生将测试2000米。学生纷纷“吐槽”的背后,反映出的现状是:我国大学生身体素质在下滑。

  事实上,去年底,国家体育总局、国家国民体质监测中心就得出了相似结论。根据两部门分别发布的调研报告,我国中小学生身体素质正在向好,而大学生身体素质正在“向下”。导致这一状况的原因之一是,当学生进入大学阶段,制度约束和管理力量相对减少,学生进行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就降低了。

  基于这一现状,山东曲阜师范大学房蕊教授在其著作《青少年自主健身行为概念模型建构与量表研制》中,提出了“自主健身”的概念,值得人们重视。房蕊基于广泛调研得出结论,中小学阶段,各级教育部门组织的体育活动多,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人数多,但一些学生并非自觉主动参与,而是迫于学校要求和达标压力,增强体质的持续性难以保障,更难以企及终身体育的目标。因此,需要在中小学阶段大力提倡自主健身的理念。

  运动健身是学生成长的一部分。让他们感受到体育的魅力,而不是一种负担,是激发他们内在动力、实现“自主健身”的关键。这就要求学校在开展体育活动时,不能仅仅将注意力放在场地、器材、技能要领等内容上,而要通过耐心的引导、多样化的选择、内在的激励等手段,唤醒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让锻炼成为他们的习惯,不因外在环境的变化而放弃。

  实践中,山东青岛、济宁等地的部分中学已将“自主健身”理念贯彻到体育教学中,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这些学校的体育课教学改变了以往“放羊式”或“应试式”的状况,把出发点放在学生的需要上,充分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大胆地去选择、去发现适合自身的健身方式,享受体育运动给他们带来的快乐。在教学方法上,他们运用“自主健身”理论,把“超市”的经营理念引进体育教学课堂。课堂的教学要求不再是整齐划一的,而是向学生提供足够的“超市货物”,让学生自主地选择学习的内容。比如,除了将田径类项目作为必修课外,将球类、武术类、体操类以及新兴的、传统的、大众化体育健身娱乐项目作为选修课。必修课充分考虑学生整体提升体质所必需的运动量;选修课满足学生体育兴趣、爱好、自尊以及娱乐、休闲等“自主健身”精神。

  总体而言,注重体育教育,提高学生体质,不能强制学生参与体育和健身活动,也不应泛泛而论地强调“发挥主体能动性”,而是要对学生健身的自主性行为有科学而深入地认识,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开展体育教育和阳光体育运动,从而切实提高学生体质。

  (作者单位:天津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

标签: 体育

推荐微信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