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案惊奇与快建笼子

拍案惊奇与快建笼子

中纪委监察部的“拍案惊奇”,可以视作对权力腐败的零容忍。
纪念鲁迅,更应尊重文化

纪念鲁迅,更应尊重文化

不是你把鲁迅的名字挂起来就是尊重,挂得越多越尊重,而是挂得合适才叫尊重。
“共话最美”微访谈系列

“共话最美”微访谈系列

浙江“最美现象”系列微访谈,多棱视角,深入剖析。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潮评论 > 热度话题 正文

同事“先知先觉” 监督却“不知不觉”

钱江晚报 毕舸
责任编辑 吴晔
2013年09月05日 06:36:52

更多

  备受关注的“表哥”——陕西省安监局原局长杨达才,一年后又走到公众面前,不过这一次他是出现在法庭上。“能查出来并落到实处的,毕竟是少数!其实10多年前在安康工作时,杨达才抽的是软中华、喝的是五粮液。如果不受贿,哪能抽得起、喝得起?”杨的一名曾在安康工作的同事向记者如此介绍。

  10多年前,杨达才就毫不掩饰自己的豪阔行为,也并不担忧严重超出自身经济水平的行为会被曝光,实际上他确实做到了,虽然同事们都早已感受到了他消费行为的不正常。

在贪官被抓后,媒体与知情人之间才能上演一场信息狂欢,知情者争先恐后地表达自己的“先知先觉”。

  这几乎也是许多贪污腐败案例的既有轨迹——贪官被发现后,各种相关知情人、同事、朋友,都向媒体“举报”了这个贪官的各种蛛丝马迹,俗话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贪官可能会欺骗一部分人,但不可能欺骗所有人。但看到事实、每天都可以获取许多相关信息的周边人,都会在漫长的时间内变成睁眼瞎、张口哑,一个贪官的背后必然有沉默的大多数。以至于同事早就在10多年前就“先知先觉”了,真正发挥效力的公共监督却总是“不知不觉”。

  或许之所以对于贪污腐败的惩处力度日甚,而贪官总是前赴后继的关键原因所在。贪官们并不天生胆大,不知道对自身行为加以掩饰,然而再多“先知先觉”的线索都汇总不成一份举报信,或者说举报信即使存在,在有关监督部门那里也屡屡碰壁。因此贪官坚信被发现是偶然的小概率事件,肆无忌惮的炫耀行为不会带来任何风险。

  这种被压抑的怪异知情权,会让人感受到痛苦,毕竟遵纪守法的其他公务员也明白,杨达才的行为就是在损害公共利益,是一种犯罪迹象。所以在杨达才等贪官被抓后,媒体与知情人之间才能上演一场信息狂欢,知情者争先恐后地表达自己的“先知先觉”,媒体将原本神秘的某个贪官事无巨细地展露给公众,甚至演变会对贪官的过度消费,某些涉及隐私的信息也被不应有地透露出来。

  同事“先知先觉”监督却“不知不觉”,杨达才给了有关部门一个深刻的教训。而民众期望的是,类似教训能否少一些,能否完善和强化“先知先觉”的公共监督体系,让知情人第一时间发挥作用而不是沦为“事后曝”。

标签: “表哥”杨达才受审 贪污腐败 公共监督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