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案惊奇与快建笼子

拍案惊奇与快建笼子

中纪委监察部的“拍案惊奇”,可以视作对权力腐败的零容忍。
纪念鲁迅,更应尊重文化

纪念鲁迅,更应尊重文化

不是你把鲁迅的名字挂起来就是尊重,挂得越多越尊重,而是挂得合适才叫尊重。
“共话最美”微访谈系列

“共话最美”微访谈系列

浙江“最美现象”系列微访谈,多棱视角,深入剖析。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潮评论 > 热度话题 正文

守护儿童谁在缺席

广州日报 杨早
责任编辑 吴晔
2013年10月19日 08:19:11

更多

  长春偷车杀婴案、佳木斯孕妇骗杀医院实习生、山西被伯母挖去双眼的儿童、北京被争吵中的男子摔死的婴儿……为什么我们听到看到这些新闻时,心中会产生莫名的巨大伤痛?生命的逝去固然可哀,新蕾初绽的凋零固然触目,但更令人神伤的还另有其因:

  这些案件提醒我们,熟人社会正在坍塌。熟人社会中,任意两个人之间,一生中可能产生多次联系。因此,不把事情做得太绝,是社会运行的潜规则。我们预设周围的每个人都会评估自身行为的后果,不至于因细小的利益而产生巨大的伤害。然而,为什么会因为一辆车掐死一名婴儿?为什么会因为“给丈夫一次补偿”而诱杀好心搀扶自己回家的女孩?为什么会因为养老争执挖去侄子的双眼?为什么会因为停车位的争议而摔死两岁大的孩子?

  我们相信我们的邻人,才敢让孩子在家的附近玩耍嬉闹,我们相信这个社会,才敢让孩子穿过街道,走入城市。如果我们感觉到处是陌生人的社会杀机四伏,我们只能将孩子关在家中,或是全程接送。如果好心做好事会遭逢诱杀,我们要不要教育我们的孩子关爱他人,见义勇为?这些,都是上述诸案件给予我们的焦虑与担忧。

  说媒体的报道放大了这些事件,也对,也不对。说对,是因为从统计学意义上,这些恶性事件并非常态。说不对,是因为它们触发我们本来就有的忧虑:邻里关系日益疏离,社会价值观日趋单一,小利可生大恶,伦理再无底线。这是一个日渐空壳化的社会,我们靠什么来保障家人的日常安全?放大这些事件的,是我们的内心。

 [1] [2] 下一页

标签: 长春偷车杀婴案 山西被挖双眼案 保护儿童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