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案惊奇与快建笼子

拍案惊奇与快建笼子

中纪委监察部的“拍案惊奇”,可以视作对权力腐败的零容忍。
纪念鲁迅,更应尊重文化

纪念鲁迅,更应尊重文化

不是你把鲁迅的名字挂起来就是尊重,挂得越多越尊重,而是挂得合适才叫尊重。
“共话最美”微访谈系列

“共话最美”微访谈系列

浙江“最美现象”系列微访谈,多棱视角,深入剖析。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潮评论 > 本网观点 正文

的哥送艾滋病人去救助站吃闭门羹,称治好再来

救助站怕什么

本网评论员 柳博姗
责任编辑 吴晔
2013年10月24日 10:45:30

更多

  昨天在搜索引擎里输入“艾滋病”+“救助站”,排第一的是条名为《的哥送艾滋病人去救助站吃闭门羹称治好再来》的新闻,这事发生在浙江金华。

  光看看这短短20字勾勒的梗概,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救助站工作人员歧视艾滋病患者。若真被安上这样的“罪名”,一边倒的批评想必逃不过。不过,单纯的联想经不起逻辑推敲,光看新闻标题就给救助站定罪未免偏颇。

  细读全文便知,工作人员是以求助者站不稳、身体弱,吃不消长途劳顿拒收。事先医院并未告知有艾滋病人送来,送人的司机也没有明说来者的病情,救助站不是歧视艾滋病。依照“先救治,再救助”的收人原则,将病人送回医院,完全说得过去。

  病人主动向医院提出去救助站,送人的孙师傅把救助站视为国家慈善爱心机构,意味着他们信任政府部门。满怀希望却因不了解的原则、未曾想到的门槛被拒,换谁不心寒?

  查阅民政部的有关规定,并无因病弱拒收的条款。救助站工作人员陪伴艾滋病人返乡的先例也曾发生在我省嘉兴。如果本着“先救治,再救助”的原则,为什么到最后由医院承担起了救助站的职责——联系亲属并安排车辆返乡?

  救助站在回避什么?在害怕什么?医院称,之前多次救护车送去的病人遭到拒收。好心的哥孙师傅被拦住一个小时不放,也是因救助站拒绝派车送病人就医,说“万一路上死了怎么办”。真要有担心,应该请有关部门协调动员其他社会资源,将救助形成体系,而不是推来阻去。缩手缩尾办事,想逃过舆论的追责?太难。

  说起救助站,“孙志刚”这个名字必须被铭记。2003年,正因为他在收容所里的惨死,推动了我国收容遣送制度的废止。10年过去,从令人谈之色变、“进入容易、出来难”的旧身份中转型而来的救助站,帮助了无数人踏上返乡的路。但愿发生在金华的事,只是个案。

标签: 艾滋病歧视 金华救助站拒收艾滋病人 救助规定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