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案惊奇与快建笼子

拍案惊奇与快建笼子

中纪委监察部的“拍案惊奇”,可以视作对权力腐败的零容忍。
纪念鲁迅,更应尊重文化

纪念鲁迅,更应尊重文化

不是你把鲁迅的名字挂起来就是尊重,挂得越多越尊重,而是挂得合适才叫尊重。
“共话最美”微访谈系列

“共话最美”微访谈系列

浙江“最美现象”系列微访谈,多棱视角,深入剖析。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潮评论 > 热度话题 正文

想过一个不“限炮”不想霾的春节

燕赵都市报 李文河
责任编辑 吴晔
2014年01月26日 11:40:31

更多

  临近春节,远空偶尔传来的一两声鞭声炮响,隐隐让人感到年的味道。和年夜饭的喜庆一样,这种弥漫在空气里的味道,曾经是过年时最令人心驰神往的美好情愫,现在,因为和空气质量连在一起,无奈被雾霾笼罩。

  关于春节期间城区烟花炮竹的“禁”“限”争议,过去主要在火灾、人员伤亡、扰民和年的魅力、传统习俗之间展开。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人注大气环境,雾霾、PM2.5这些专有名词已经构成我们生活的一部分,“致霾因素”就成了“禁炮”方的最主要论据。石家庄市就有政协委员建议政府在2014年春节期间,采取禁炮措施,最大程度地保护大气环境,报纸标题就是“一吨爆竹至少产生300公斤灰霾”。于是就有了上百万的网友在新浪微博“拒绝烟花爆竹”话题中参与讨论,绝大多数都赞成“禁炮”。这说明在情感宣泄和生命健康之间,在娱乐权利和环境保护权利之间,人们的选择越来越趋近理性。一年到头都艰难呼吸在这个四面“霾”伏的城市,谁愿意为了“鞭炮声中除旧岁”的节庆氛围损害自己的健康呢?

如果城市的空气质量没有糟糕到污染极限的临界点,也不至于一点点人为的“雾霾因素”,就让我们草木皆兵。

  只是这种理性选择,更多透露的是一种无奈。

  春节是美好回忆复活的季节,各种民俗的魅力,即使在城市,有时候挡也挡不住。人人皆愿把城市文明和传统文明和谐美好地融合在一起,却因为城市的密集人口、高楼林立,让我们失去了享受这种民俗魅力的条件,燃放烟花爆竹不可避免地会造成空气污染和噪音污染,而城市文明必然要求每个居民在生活中有所取舍,有所节制。

  问题是,传统民俗和城市文明之间也是有宽阔缓冲地带的,一年当中仅有几次的集中燃放烟花爆竹和清爽洁净的空气质量怎么就成了非此即彼的抉择?是什么原因让春节的鞭炮成了压倒骆驼———城市空气质量的那最后一根稻草,以至我们必须以限放鞭炮为代价来拯救蓝天?“稻草”的重量,我们是可以算得很清的,就算每吨鞭炮释放的300公斤尘霾吧,如果城市的空气质量没有糟糕到污染极限的临界点,也不至于一点点人为的“雾霾因素”,就让我们草木皆兵。所以,不要说在城市里放鞭炮是什么“陋习”,考量全年空气质量,它的贡献不过是根“稻草”,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那匹骆驼,它是怎么变得如此负重累累,不堪一“草”的。

 [1] [2] 下一页

标签: 春节不放鞭炮 雾霾治理 城市文明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