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案惊奇与快建笼子

拍案惊奇与快建笼子

中纪委监察部的“拍案惊奇”,可以视作对权力腐败的零容忍。
纪念鲁迅,更应尊重文化

纪念鲁迅,更应尊重文化

不是你把鲁迅的名字挂起来就是尊重,挂得越多越尊重,而是挂得合适才叫尊重。
“共话最美”微访谈系列

“共话最美”微访谈系列

浙江“最美现象”系列微访谈,多棱视角,深入剖析。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潮评论 > 热度话题 正文

“公务员诉苦风”不能听之任之

中华工商时报 郭立场
责任编辑 吴晔
2014年02月24日 11:12:27

更多

  近日在广州市人大分组会议间歇,市人社局局长杨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公务员辞职每年都有。他还介绍,广州从2008年开始,公务员工资就没有涨过,“广东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但广州公务员的工资一点儿不前沿。”

  “公务员诉苦风”从蛇年刮到了马年,类似“工资10年未涨”、“五年未涨一分”的标题一如既往地收获了一片质疑嘲讽。客观看,10年不涨工资的确道出了公务员薪酬的部分真相,但绝非全部事实。公务员基本工资的确多年未涨,但各种津补贴一直存在,住房和养老福利更让人艳羡,只是背后的隐情不足向外人道也。不可否认,公务员也是人,要靠自己的薪金生活,待遇过低且有其他选择时,公务员跳槽也是正常现象。然而,公众对于公务员工资的“偏见”,绝非工资的多寡所能涵盖,说不清的隐形福利和隐形薪酬分配机制,才是不断引发公务员薪资口水仗的根源。

  据了解,1993年公务员薪资制度改革时,为使收入分配适应各个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国家层面提出建立“地区津贴制度”,各地可根据本地经济发展水平、财力状况制定自身的“津补贴”。之后,国家并未出台统一政策。在此背景下,地方发放公务员津贴补贴的名目逐渐失序。统计数据显示,1992年,全国预算外资金为3855亿元,相当于当年预算内收入的90%以上。到了2006年,全国预算外收入总量已与3.9万亿元的国家财政收入不相上下。近年来,预算外资金的规模和比例亦是水涨船高,甚至很难精确估量。这些数据的背后,也许是“部门下属企业”的红火以及“执法经济”的发达,由此带来部门津贴补贴的泛滥。有关学者曾表示,公务员的工资或许不难监督,但包括各种各样福利在内的灰色收入却难以监督。《人民论坛》曾撰文指出,政府机关存在96种“泛福利”和“滥福利”现象,且只增不减,最终引致福利泛滥、日益膨胀。

  毫无疑问,这种不正当的享受是一种特权的表现形式。福利腐败实质上就是奥尔森所说的“分利联盟”问题。“分利联盟”的各种寻租活动降低了国家决策效率,延长了经济政策制定的时间,影响了整体社会创新能力和资源重组能力,从而使经济发展停滞不前,陷入所谓“制度僵化症”。“十二五”规划纲要也指出,要整顿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完善公务员工资制度。清理规范国有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外收入、非货币性福利等。毫无疑问,规范公务员津贴补贴已成当务之急,不仅是规范公务员收入分配秩序的重要措施,也是从源头上治理和预防腐败的必然要求。也就是说,基本工资之外,清理福利与特权更重要。可以预见的是,若能规范透明,公务员涨工资本不是问题。

  在西方法治国家,法律基本上都明确规定,公务员必须与同一地区私营企业同等工作性质的职工工资标准一致,工资调整幅度必须适当低于工资成本指数。公共财政应为国民提供均等的致富机会,保证社会的公平正义和充满活力。因此,面对“公务员诉苦之风”,绝不能忽视或听之任之,而是要考虑如何构建公平合理的薪酬分配体系,以减少公务员的不解和社会的怨气。长远来看,政府应当提高非物质需要方面的公共支出,加大对社会保障、福利设施建设支出,完善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缩小贫富差距,以提高整个社会的幸福度。眼下,关键是改变制衡公务员的轻责(无责)、重权、厚利的怪象,提高其他社会职业的荣誉感、自豪感和美誉度,这样才能让公众对公务员群体有更加理性的认识。

标签: 机关泛福利 公务员辞职 福利腐败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