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案惊奇与快建笼子

拍案惊奇与快建笼子

中纪委监察部的“拍案惊奇”,可以视作对权力腐败的零容忍。
纪念鲁迅,更应尊重文化

纪念鲁迅,更应尊重文化

不是你把鲁迅的名字挂起来就是尊重,挂得越多越尊重,而是挂得合适才叫尊重。
“共话最美”微访谈系列

“共话最美”微访谈系列

浙江“最美现象”系列微访谈,多棱视角,深入剖析。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潮评论 > 热度话题 正文

医生为何对办私人诊所不“感冒”

燕赵都市报 吴帅
责任编辑 柳博姗
2014年03月03日 14:58:18

更多

  北京市将探索建立医生自主创业制度,允许在职医生开办私人诊所。不过,这一举措,似乎并没有得到在职医务工作者的积极回应。

  不少媒体将之解读为“鼓励医生开门诊”,但这是一厢情愿。在此,大有必要区分允许和鼓励的区别,最大的不同在于办医门槛。“允许”意味着高成本高门槛。主观上,卫计委表达很清楚,确实只是“允许”,“探索”一词传递的信息也是保守的。在客观上,当下,办医成本和门槛之高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规定很明白,只允许副高以上职称的在职医生开私人诊所,并且还得在该技术职务上连续工作2年以上。符合这种条件的医生在数量上本就少得可怜,让绝大部分医生排除出这种资质之外,是看得见面包却吃不到面包的游戏。从常识上看,开设接诊常见疾病的私人诊所却硬性要求副主任医师,而不是全科医师,本身就是违反常识的选择。

  其次,副主任级别的医生在医院都是一线临床骨干,而且多数集中在大医院,他们哪来多余的时间精力去开私人门诊。在今天的中国,申办一个门诊是一件程序繁琐,非常麻烦的事情,“麻烦”的意思就是高成本。协和急诊女超人于莺去年辞职就说正在筹备开门诊,但至今半年时间过去了,还在筹备中。

  医生创业也要考虑收益和风险问题。按照惯例,门诊通常走的是全科医疗路线。私人诊所陷于条件限制,没有辅助检查和手术团队的后备资源,一般只适合接诊那些不“要命”的慢性疾病和常见疾病。疑难和危重疾病的患者,解决问题的主要途径应该是医院而不是诊所。但在国内,全科医疗和廉价医疗几乎可以划上等号。副主任医生们也是市场经济人,如果在医院多点执业做手术收益更大风险更小,专家们有什么动力去开私人诊所?

 [1] [2] 下一页

标签: 医生自主创业 医疗制度改革 医患关系差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