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案惊奇与快建笼子

拍案惊奇与快建笼子

中纪委监察部的“拍案惊奇”,可以视作对权力腐败的零容忍。
纪念鲁迅,更应尊重文化

纪念鲁迅,更应尊重文化

不是你把鲁迅的名字挂起来就是尊重,挂得越多越尊重,而是挂得合适才叫尊重。
“共话最美”微访谈系列

“共话最美”微访谈系列

浙江“最美现象”系列微访谈,多棱视角,深入剖析。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潮评论 > 热度话题 正文

且看“短命建筑”背后的“病态政绩观”

红网 晟达者
责任编辑 柳博姗
2014年04月08日 07:41:38

更多

  上世纪80年代后,我国各地城市化建设提速,大批楼房密集建成。有人担忧,一些城市良莠不齐的建筑进入“质量报复周期”。这种担忧不是没根据的,住建部的一位负责人就曾透露:“我国是每年新建建筑量最大的国家,却只能持续25-30年。”(4月7日中新网)

  几天前,浙江奉化一幢只有20年历史的居民楼如麻将般突然倒塌,种种疑团始终萦绕在公众心头:究竟是设计施工时就埋下“苦果”,还是使用不当所致?鉴定为C级危房为何在隔天就粉碎性倒塌?虽然此次事件调查尚未得出结论,但人们发现,近年来,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建设的楼房频频成事故主角。

  众所周知,按照《民用建筑设计通则》的规定,一般性建筑的耐久年限为50年到100年,然而,现实情况却着实令人堪忧了,很多建筑的实际寿命与设计通则的要求有相当大的距离,“楼歪歪”、“楼脆脆”等建筑质量问题层出不穷,在不断给政府敲响警钟的同时,更引发了公众的普遍担忧。而住建部的一位负责人关于我国建筑“只能持续25-30年”的论述更是让社会舆论“炸开了锅”。

  确实,屡屡曝光的“建筑短命”现象一方面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耗用公共财政资金,另一方面也影响了政府的公信力、决策力,历来为人们所诟病。当然,建筑短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设计偏差、建材质量、建设力度等等,不一而足。实际上,房屋自身的建筑质量问题和政府的盲目拆迁更是其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换言之,“建筑短命”我行我素的背后更能一窥地方官员们病态的政绩观念。

  有些官员,心里想的不是执政一方,造福一方,而是怎样更快、更好、更直观的反映自己的政绩以便“加官进爵”,鉴于见效快、可观性强等特点,他们便很快把眼光瞄向了建筑业,东挖挖、西补补,今天拆、明天建、后天又拆,美其名曰的“地标建筑”“政绩大厦”便横空出世了,“比外观”、“赶进度”便为豆腐渣工程埋下了伏笔。

  不仅如此,都说“新官上任三把火”,为了凸显与前任的特别之处,新任官员往往采用“否定前任、另起炉灶”的方法,别出心裁的大兴土木、大拆大建,在他们看来,只要城市有了“新面貌”,就能为自己的政绩添彩了,百姓也会佩服自己的执政能力了。“大拆大建”带来的GDP蹿升为政绩“增色”不少,他们便据此自吹自擂,将其当作自己平步青云的“砝码”。

  更加堪称“奇葩”的是,在规划界甚至有一种说法:城市规划纸上画画、墙上挂挂,不如领导一句话。短短一句话却不得不发人深思,一些设计合理、得体的规划因不符合领导意志而成为废纸一张,“风水不好”要拆,“领导不喜欢”也要拆。拆房建房犹如儿戏,如此荒唐,自然使城市建设陷入反复拆建的恶性循环中,浪费了纳税人的钱,更是伤透了老百姓的心。

  诚然,领导干部主政一方,要做到一张蓝图绘到底,要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从长远出发,多干一些夯实基础、利于发展的实事,多干一些解民忧、暖民心的好事,若是“掏空心思”大搞特搞面子工程、形象工程,如此病态政绩观岂不是显得“不务正业”了?

标签: 奉化塌楼事件 国内房屋寿命 城市规划大拆大建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