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案惊奇与快建笼子

拍案惊奇与快建笼子

中纪委监察部的“拍案惊奇”,可以视作对权力腐败的零容忍。
纪念鲁迅,更应尊重文化

纪念鲁迅,更应尊重文化

不是你把鲁迅的名字挂起来就是尊重,挂得越多越尊重,而是挂得合适才叫尊重。
“共话最美”微访谈系列

“共话最美”微访谈系列

浙江“最美现象”系列微访谈,多棱视角,深入剖析。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潮评论 > 热度话题 正文

环保声音和行动应该提质

长沙晚报 文峰
责任编辑 汪翟
2015年03月04日 09:36:45

更多

  这些天,柴静做的一个名叫《穹顶之下》的雾霾调查引起了人们的热议。在这场大讨论中,既存在期盼环境尽快转变的愿景,也掺杂了不少浮躁的心态。诚然,治霾事关全民健康,需要群策群力,但群策群力需要的是理性和专业,而不是恐慌情绪和极端思维。在这片“霾声”之中,其实最缺乏的是专业声音。比如,有人就像“江湖术士”,在不了解相关领域的前提下简单地开单下药;还有人完全丧失了利弊分析的思维,从一个极端滑向另一个极端。其实,历史早已告诉我们,极端主义如果影响国家决策,最终会导致怎样的结局。

  客观而言,这个调查仅仅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启蒙式的讨论话题。即便视频中有国外经验,可放在中国语境下,它们并不具备系统性的方法论意义,而只具备经验借鉴意义。要给中国环境问题开方下药,这是一个复杂的研究性课题。因为处理这个问题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如何统筹发展,协调推进,背后无疑存在很多难点。要破解这些难点,必须持久用功,而不能如极端者般,一味追求没有大局观的“立竿见影”之效。

  事实上,中国梦、改革蓝图、生态文明的实现都需要过程。按哲学上的说法,它们都需符合否定之否定的规律。所以,急于求成不可取,止步不前也不可取,漠视问题更不可取。解决环境问题,我们的当务之急是要把一系列相关问题研究透,让相关讨论和相关行动更专业,经过系统性的利弊分析规划好线路图。这是获取抗霾战役胜利、重获秀美蓝天的前提。

  而今,还存在另一种极端的现象:有人对环境治理抱悲观预期,曲解国家层面的治理态度。其实,在全面依法治国背景下,新环保法已经长了“牙齿”,并且已经实施。更重要的是,环保部门队伍建设的专业程度也有升级,比如,新任环保部长陈吉宁就是科班出身,他对“面源污染控制”颇有研究。此外,中央已经作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决策,并且也作出了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战略部署。可以说,对于中国的一系列问题,中央一直开启着运筹帷幄的模式。

  有一个常识,我们必须认清:对环境保护若要展开了谈,它会成为一个非常宏大的命题。并且,环境保护工作是个漫长的过程,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治理环境问题必须要有“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的心态。这意味着我们每个人都要保持自律意识。然而,现在很多人却仍然抱着“努力一阵,放松一阵”的心态。甚至,还有人存在搭便车的心态。他们希望国家和别人多做点贡献,自己少做点牺牲。他们只把愿景寄于国家,寄于能源行业创新,寄于外界,而他们只会开着车,点着烟,一遍遍抱怨说:“今天的空气又不好”。

  显然,搭便车心理和浮光掠影的紧迫感都要不得。这些年,雾霾已成媒体常用的选题,“转型”也已经成了一个热词。但我们平时谈论较多的是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其实,我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也要转型。在新常态下,我们要改变以往的思维和生活惯性。因为专业理性和持久合力才是解决环境问题的工具。希望柴静的这个调查能像一根火柴,点亮人们心中的火把,指引同行之路。

标签: 柴静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