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案惊奇与快建笼子

拍案惊奇与快建笼子

中纪委监察部的“拍案惊奇”,可以视作对权力腐败的零容忍。
纪念鲁迅,更应尊重文化

纪念鲁迅,更应尊重文化

不是你把鲁迅的名字挂起来就是尊重,挂得越多越尊重,而是挂得合适才叫尊重。
“共话最美”微访谈系列

“共话最美”微访谈系列

浙江“最美现象”系列微访谈,多棱视角,深入剖析。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潮评论 > 热度话题 正文

以法治为文明风尚护航

浙江日报 杜 博
责任编辑 程永高
2016年03月01日 07:50:36

更多

  “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如今这句话在杭州有了最生动的实践。三月第一天,《杭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正式施行,将抽象的文明概念落实于具体规章条款,对文明“痛点”的破解与时代新风的引导体现于字里行间,渗透到各个环节,浸润于方方面面。

  社会转型期,利益诉求与价值观念都呈多元化特点,新思想、新风尚迭出,新秩序、新边界尚待形成,也难免出现信仰迷失、道德滑坡、价值扭曲等“精神缺钙”现象,或在争先恐后的社会焦虑情绪中,前行的脚步太急促,以至于有意无意地把文明抛诸身后。从地铁逃票、假摔碰瓷到挤占“生命通道”,从不文明旅行到网络空间行为失序……从现实到虚拟,从国内到国外,这些文明素养的短板明晃晃,抹黑了发展成就与荣誉感,也刺痛了社会自尊与自信心。正因如此,对公序良俗、嘉言懿行的呼唤,声声急切。

  杭州以立法形式,将文明规范从道德层面上升到法律层面,正是法治精神在社会治理中的体现。

  重拾文明,不只是道德层面的倡议,在全面依法治国的语境下,更需要从法治层面加以约束和引导。杭州以立法形式,将文明规范从道德层面上升到法律层面,正是法治精神在社会治理中的体现。把法治建设和文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他律和自律紧密结合起来,有了法治铺路,文明才能行稳致远,正义的力量才能挺直腰板,社会正能量才能得到弘扬。

  用法治为文明护航,也是现代文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法者,治之端也”,有法可依只是一个开始,一个文明社会还要有法治信仰。社会转型的关键在于人的转型,社会现代化的关键是人的现代化。让全社会在法治信仰中提升文明素养,以法治精神滋养文明风尚,文明才会如“春风化雨入万家”,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此前,深圳等国内城市也试水以立法来约束公共行为,但与“罚出来的文明之邦”新加坡相比,一项“在便器外便溺罚100元”的法规曾在一年半时间内开出“零罚单”,提醒我们在法规的实操性与法律刚性之间作出平衡,《条例》才能真正获得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生命力。

  杭州还大力倡导和鼓励社会文明行为。扶老者无须自证清白,仗义执言者有法律撑腰,将文明行为记录入档案……这些举措有助于引导人们正确看待责任与自由、义务与权利、群体与个人,明确个人权利的实现以不伤害公共利益为前提,以勤俭节约代替奢侈浪费,以见义勇为代替见死不救,以诚实守信代替坑蒙拐骗,以爱岗敬业代替敷衍塞责……涵养公平正义、从容礼让的社会氛围,以法治去夯实文明的根基,也呵护人们心底的柔软。

  社会文明素养需与经济发展水平齐头并进,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更需要高水平的文明素养。G20杭州峰会将世界的聚光灯对准杭州,文明素养同样需要呈现历史和现实交汇的独特韵味——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寻求支撑、从时代精神中获得动力,社会文明素养才能在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呈现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应有的美好景象。期待杭州以法治推动文明进步,实现社会文明素养的整体跃升,树立一个崇德向善的新标杆。

标签: 法治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