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对于中外媒体届时的高度聚焦,杭州也大可放平心态。只要我们做到信息及时公开、透明,表达出乐于与世界沟通交流的坦诚,国际社会一定会感受到杭州的美与真。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如今,总书记提出的“经常上网看看”,希望领导干部们能拿出游子“奔团圆”的勇气,将困难和拖延化作只争朝夕的紧迫感——经常上网看看。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孟子曰,“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互联网既是社情民意的“晴雨表”,也是改善公共服务的“加速器”,通过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的互联网,不仅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必须,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观点 > 弄潮 正文

三年数十名官员被问责 洱海的水到底有多深?

来源:浙江在线
作者:然玉    责任编辑 张韬
2017年03月26日 09:19:42

更多

常识是,“制度比人靠谱”,治理洱海原本就不能指望官员尤其是一线官员会自然而然的自觉自律,更为可靠的,显然是优化权责配置结构,以创新的执法体制设计,打破原有的利益泥潭。

  3月23日,大理州纪委通报的两则消息引起了各方的注意:大理市双廊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施俊康,大理市海东镇党委委员、副镇长李桥进在实施洱海保护治理开启抢救模式“七大行动”中,涉嫌违纪,目前正接受组织审查。媒体发现,这两名当地官员应该是洱海保护治理“七大行动”实施以来,第一批因落实不力而受到问责的官员。而简单算一下,三年不到,已有60余名干部因洱海被问责。

  近日,在大理,双廊镇镇长、海东镇副镇长都因为治理洱海不力被停职。而媒体梳理发现,在最近三年时间里,已有60多名官员因为类似的原因被问责。

  三年时间内,就有60余名官员因为治理洱海不力而被问责。尤其是在洱海开启抢救模式之后,对相关责任人的问责力度势必还在加大。最近,当地又有两名镇长为此被停职审查,这一结果其实丝毫不令人意外……保护洱海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为过。而体现到日常的执法管理过程中,则必须要指向具体而明确的责任主体。从某种意义上说,之所以会有那么多官员由于洱海被追责,恰恰说明一整套治理工作,经过层层分解,最终都落实到了具体的责任人身上。

  官员频频落马,直观呈现了洱海治理的艰难。之所以如此,很大程度乃是因为洱海高度发达的旅游业,衍生出了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各种力量彼此纠缠形成了某种攻守同盟。在洱海边,各式各样的违章建筑、违规经营的餐饮客栈,其背后很可能都是某个“强势人物”,他们具备足够的能量来维护自身的既得利益。而除此以外还必须看到的是,这些繁华的商业业态,本身也给当地贡献了大量的财政收入。这种种因素交织作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职能部门治理的手脚。

  需要反思的是,3年时间60名干部因为洱海被问责,这难道仅仅都是由于官员个体缺乏职业素养和履职能力吗?在这其中,是不是还有体制机制的原因?很显然,乡镇一级的公共管理者,很多时候并无法撼动,洱海边各种商业形态背后根深蒂固的权贵纽带。换而言之,他们的职权设定与所要应对的复杂局面也许并不匹配。由此所导致不少职位的官员走马灯式的“上任—停职”,可说是早就注定了的。

  梳理可知,三年内由于洱海被问责的官员,主要是处级干部、乡科级干部等。这些人身处洱海保护与治理的基层一线,却无奈洱海“水深”最终都不幸落马。当然了,严格问责对于洱海的保护与治理的确至关重要;可问题的另一面是,当地又是否创造了一种公平的大环境,来确保基层官员能够真正心无挂碍、施展拳脚。常识是,“制度比人靠谱”,治理洱海原本就不能指望官员尤其是一线官员会自然而然的自觉自律,更为可靠的,显然是优化权责配置结构,以创新的执法体制设计,打破原有的利益泥潭。

标签: 洱海;问责;官员;治理;镇长;洱海保护;停职;大理市;海东镇;双廊镇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img.zjol.com.cn/mlf/dzw/zjcpl/bwgd/201703/W02017032632314914576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