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邑公安集体造假吃空饷:失控的权力比造假本身更可怕
来源:浙江在线
作者:评论员 陈江 责任编辑
吴晔
2017年04月14日 07:14:59
如果年复一年,很多基层都这样的话,那就是一个巨大的“黑洞”。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这本是顺应自然的生存之道。试想,以高山之高大,大海之深阔,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可谁曾料想,这种生存之道竟成了今天一些贪腐者的明规则。昨天河南通报的鹿邑县一起“链条式造假”事件,就将这种靠着公权力为个人谋私利的“智慧”用到了极致,令人叹服。
昨天,河南省公安厅“关于邱海山等人严重违纪违法问题的情况”通报称,该省鹿邑县公安局原党委委员、政治处主任邱海山伙同民警刘萍、鹿邑县人社局公务员管理股原股长张季梅等人,在办理毕业生分配、干部调动、公务员登记和入警申报过程中徇私舞弊、滥用职权、贪污、受贿,其中,邱海山为女儿篡改档案年龄,先后为女儿办理了6个虚假户口和身份信息,最终帮助女儿过上了“7岁上警校、10岁当公安、长期领工资”的任性而又快意的人生!让人还以为这是遇到富有正义感想当警察的“天才宝宝”了。
列位看官如果看到这里,还并不算稀奇。这位“警二代”的故事,大约也只能泯然消逝于从古至今,频频端现于故纸堆中的吃空饷旧闻中,只不过年龄的下限又创了一个纪录。这个事件的可怕之处在于:鹿邑公安局吃空饷的并不只是这一位,有多少呢?通报上称:“该局130多名民警长期不上班、吃空饷。”而“鹿邑县公安局实有在编民警525人”,130位不上班吃空饷,就意味着四分之一的民警“占着茅坑不拉屎”。这种赤裸裸的相互勾连,实属罕见,意味着基层公权力“链条式”失守,基层治理生态几近败坏。
这种失守怎么来的?站在空饷受益人的角度去看一看:虚报几个名字,就可以多领几个人的工资;对一些违规违法之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可以分到以工资名义发的好处费;和领导搞好关系,不上班就可以领到大部分工资;在这个过程中,与下属与同事与领导还增进了感情,真可谓好处多多。关键还在于,这样做的成本很低,职业风险更几乎为零,因为大家都这么干,所谓法不责众嘛,这简直是快速发家致富之道啊。从鹿邑事件可以看出:造假从入警申报到审批环节,涉及人事、组织、财政、编办等多部门,相关部门俨然已结成非法利益共同体,“合作”得轻车熟路。他们甚至深深陶醉:权力真是好东西啊!
失控的权力已成脱缰的野马,尤其在有些地方的基层社会。规则意识淡薄,熟人意识渗透到生活的各个角落。老子当官,儿子享福;老公掌权,老婆得利,也被视为天经地义。肥水不流外人田,自己人就得帮自己人。况且,一个人一年“白吃”几个万,看起来对一个地区和国家也没什么影响,看上去简直“两全其美”啊。
果真如此吗?如果年复一年,很多基层都这样的话,那就是一个巨大的“黑洞”。可以看见的是:国家财政在为贪腐者支付巨额“消费单”,而看不见的是人心的“黑洞”,信任危机从基层蔓延到社会各个角落。在权力的金字塔结构中,基层权力是整个权力系统的基础,遍布于社会肌体上。现在,党风廉政主体责任延伸到基层,侵害群众利益的腐败问题成为“微权力”治理重点。也许鹿邑“链条式造假”事件再次提醒我们:再造基层治理生态已刻不容缓,杜绝微权蝇贪之风不能心太软,如此,正气才得以张扬,失落的世道人心才得以收拾。
标签: 权力;吃空饷;鹿邑县;造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