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观点 > 潮评 > 时评头条 正文

潮评 | 在“循迹溯源”中筑好“谋事之基、成事之道”

来源:浙江在线作者:蓝炜编辑:沈韩宇 2023-05-29 16:36:36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每次行走都是一次精神洗礼,每次回眸都会带来新的启迪。主题教育一开始,浙江省委就提出开展“循迹溯源学思想促践行”活动,“循”的是伟大思想在之江大地的探索和实践,“溯”的是伟大思想演进发展的路径和脉络,在循迹溯源中充分挖掘、守护和传承好思想“富矿”,厚植前行的无穷力量。

  循迹溯源,既是学伟大思想、学调研方法,也是学先行经验、学实践指南。在行走足迹里夯实“谋事之基”,在源头活水中感悟“成事之道”。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从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上海和浙江嘉兴的中共一大会址,再到陕西延安革命纪念地,每个重大时刻、每个关键节点都与意义非凡的足迹相关联,蕴含着深邃的思想,传递着寻经验、求规律、探未来的学习信号。

  在“走过的足迹”里学方法。到现场去,把调研做深做实,从问题入手,把困难看穿看透。从《习近平在浙江》到《干在实处 勇立潮头——习近平浙江足迹》,令人印象最深的就是调研之实。一路走、一路看、一路听、一路思考,习近平同志到浙江工作后,马不停蹄下基层,躬行调研,以上率下。正因有这些深深浅浅、密密斜织的足迹,才有了贯穿至今、影响深远的“八八战略”。在下姜村为发展“把脉”,开启“穷山村”到“绿富美”的逆袭之路;在嘉兴101路公交车上为城乡“搭桥”,勾勒出城乡居民同向同行奔共富的轮廓……从车间码头到田间地头,从交通不便的偏远山区到人烟稀少的海岛,用脚步丈量,在现场工作,在调研中开局、在调研中开路,朴实的调研之道背后闪耀着伟大思想蕴含着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在“擘画的印迹”里学经验。足迹里有贯穿始终的方法,更有弥足珍贵的经验。一所中学、一张书桌、一批上访群众,这是“浦江经验”的起点,是浙江“领导干部下访接访”的开始,也是“变上访为下访、变听报告为直接调研”的宝贵经验;推动农村全面小康建设的“基础工程”、统筹城乡发展的“龙头工程”、优化农村环境的“生态工程”、造福农民群众的“民心工程”,这是“千万工程”的最初定位,是广大农村“美丽转身”的开始……好经验好做法历久弥新、弥足珍贵,启迪今天更泽被后世,学习而用之就是最好的传承。

  在“牵挂的心迹”里学情怀。“我将无我”,微言大义;“不负人民”,唯此为大。足迹里浸润着浓浓的为民情怀,渗透着人民至上的鲜明立场,传递着“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伟大使命。台风来袭时,坚持一户户看望灾民,检查避灾点;庆元屏都中心敬老院内,亲自为老人们炒菜,在洗浴间“拧开热水龙头,用手试了试水温”……群众永远是第一牵挂,循迹溯源可以照见真情,循迹溯源可以体察冷暖,只有在山路的崎岖、山花的烂漫里,在平凡生活的一地鸡毛、无处不在的群众智慧里,才能更好理解“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深意。循迹溯源,既是为了离伟大思想近一点、更近一点,也是为了带着深厚的人民情怀,学出感情、学出责任、学出担当。

  “度之往事,验之来事,参之平素,可则决之。”理论的价值在于指导实践,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一次次行走、一次次重访、一次次回眸,为的是追寻力量之源,知行合一、学以致用,转化为更多立说立行的实践和感恩奋进的事迹。(蓝炜/文)

标签:
热度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