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观点 > 潮评 > 时评头条 正文

拒绝外卖平台“无效内卷”

来源:浙江在线作者:吴振宇编辑:沈韩宇 2025-07-29 14:46:00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等五部门约谈京东、美团、饿了么等平台企业,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自京东官宣商家零佣金入驻,到“美团闪购”发布、饿了么推出免单卡和请客卡,再到本次约谈,持续多月的红、黄、蓝外卖平台“三国杀”有偃旗息鼓的趋势。有网友担心薅的“外卖券”要没了,也有网友调侃“受伤的只有我的血糖”。 

  外卖平台“风云激荡”,0元雪王、3元咖啡、6元午餐……

  外卖平台“卷”价格话题,“卷”用户规模,“卷”市场话语权,靠的是所谓“千亿”级的投入,“让利给消费者”。短期来看,各种红包优惠确实能带来实惠,但是“羊毛出在羊身上”,“百亿补贴”最终还是要商家,乃至用户进行买单。

  综合几大主体来看,外卖行业效率的提升、市场的扩展逃不出一个怪圈:比拼速度,骑手就要多跑快跑,提高了单数也提高了风险;用户花的钱少,入驻商家往往要承担成本,单量多了反而不赚钱,只能从产品成本上作“减法”,拆东墙补西墙;等平台市场稳固之后,补贴又开始减少。不管是“卷”送货速度还是“卷”价格,要么一地鸡毛,要么一家独大。

  作为“池鱼”的消费者,也难逃“被殃及”的遭遇。要么随着平台“熄火”,无法享受优惠服务,要么任凭胜出的平台重新定价。商家把获利途径转嫁到产品成本上,“预制菜”的争论还未结束,“牛肉面里只有一片肉”“剩菜回收多次售卖”等食品问题又冲上热搜。在共享单车大战中,一些消费者的押金至今没有追回;而在外卖大战中,消费者的安全健康又面临潜在风险,平台的“内卷”,浮于表面,未带动实质性改变。

  值得关注的是,平台的疯狂“内卷”往往醉翁之意不在酒,隐藏在“价格补贴”之下的行业迭代、科技升级容易被忽视。如京东通过智能算法优化仓储布局与运输路线,美团的智能调度系统每秒钟处理几十万条配送路径数据……对“城市消费毛细血管”的控制权争夺,更新关注这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应用,以吸引更多目光与投入,推动行业应用、重塑城市商业版图。

  而多个职能部门约谈外卖平台企业恰逢其时,在我国发展优势从成本竞争过渡到技术创新的关键节点,行业平台作为经济体系的重要一环,不该一再陷入“更快更便宜”的短视,而要自觉摆脱“无效内卷”的思维,将目光投向技术服务于人、长远发展的深层次维度,构建起商户、骑手、用户“共赢”的可持续生态,“破局”行业发展。(吴振宇/文)

标签:
热度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