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对于中外媒体届时的高度聚焦,杭州也大可放平心态。只要我们做到信息及时公开、透明,表达出乐于与世界沟通交流的坦诚,国际社会一定会感受到杭州的美与真。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如今,总书记提出的“经常上网看看”,希望领导干部们能拿出游子“奔团圆”的勇气,将困难和拖延化作只争朝夕的紧迫感——经常上网看看。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孟子曰,“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互联网既是社情民意的“晴雨表”,也是改善公共服务的“加速器”,通过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的互联网,不仅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必须,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观点 > 网论天下 正文

KTV上课与“月下讲月赋”:真创新在于贴近实际

来源:燕赵都市报
作者:毛建国    责任编辑 逯海涛
2017年04月21日 06:54:36

更多

这几天,一则“大学老师将学生大课堂搬进KTV包房”的消息,迅速传遍河南漯河的大街小巷。事件当事人— —漯河市职业技术学院经管系市场营销专业教授王玉敏表示,这是一种教学尝试,同时也是一种教学创新。把“ KTV上课”与“月下讲月赋”放在一起,高下立分,从中能看出创新的境界。

  原标题:KTV上课与“月下讲月赋”:真正的创新在于贴近实际

1.png

  这几天,一则“大学老师将学生大课堂搬进KTV包房”的消息,迅速传遍河南漯河的大街小巷。事件当事人——漯河市职业技术学院经管系市场营销专业教授王玉敏表示,这是一种教学尝试,同时也是一种教学创新。

  这是一个流行创新的年代。只是,现实告诉我们,创新有大小之分,也有真伪之别。所谓,失之一毫,谬之千里,一些伪创新带来的危害,甚至比不创新还要大。

  据当事老师讲,前不久她带着学生刚刚结束一个项目的促销活动,促销活动结束后,就想着将总结表彰课堂搬到KTV。其理由是,“现今社会是泛娱乐化的,大学生更是如此,更喜欢轻松、活泼、快乐的学习方式、生活方式”,这种总结表彰课放在教室上没必要,在KTV更灵活,学生参与度、积极性更高。确实,教学有创新的必要,可教学创新就要走向KTV吗?

  新闻并没有告诉我们,这次“KTV上课”到底花了多少钱,最终是学生AA制还是由谁支付的?但在人们看来,KTV与大学的气场是不相吻合的。诚然,不能妖魔化KTV,但也不要美化KTV。对于一个学生来说,对KTV适当了解是可以的,可这个场合,还是不太适合学生。而且,学生固然有了解社会的需要,可这种了解,应该主要指向社会主流,而这是KTV不能承担的。

  从教学上讲,确实有构建“轻松、活泼、快乐的学习方式”之必要,但这种必要,并不一定需要通过到KTV来实现。在激发学习兴趣上,有很多方式,对于老师来说,应该选择适合大学气质,贴近大学生成长特点的方式。传统课堂也并不代表就是一潭死水。比如浙江大学教授苏德矿,把“无趣”的微积分课讲得生动有趣,他甚至开设了直播,受到很多大学生的关注。浙大学生亲切表示:矿爷的课,一定要上。以为到了课堂上,就一定无趣无味,其实是一种教育无能。

  叙述到这里,不禁想到刘文典先生的一则典故。刘文典任西南联大中文系教授时,讲课总是别出心裁,自成一格。据徐百柯在《世上已无真狂徒》一文中的记述,有一次,刘文典在课上宣布,今天提前下课,改在下星期三晚饭后七时半继续上课。原来,那天是阴历五月十五,他要在月光下讲《月赋》。有学生追忆:届时,在校园里月光下摆下一圈座位,他老人家坐在中间,当着一轮皓月大讲其《月赋》,“俨如《世说新语》中的魏晋人物”。

  斯人已去,斯风依存。刘文典先生“月下讲月赋”,至今让人神往。为什么刘文典先生这么做会触及心灵?其原因在于,他选择的地点,采取的方式,符合大学气质,贴近大学生特点。更重要的是,这堂课的效果与刘文典在学术上的造诣是分不开的。而把课堂搬进KTV,则有点东施效颦。真正的创新,不在于花样翻新,不在于标新立异,不在于哗众取宠,也不会走旁门左道,而在于贴近实际,适应需求。

  创新是教学的源头活水,缺乏创新的教学就像一潭死水,波澜不兴,但教学创新并不是到KTV上课这么简单。把“KTV上课”与“月下讲月赋”放在一起,高下立分,从中能看出创新的境界。

标签: ktv;网络;创新;教学;学生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img.zjol.com.cn/mlf/dzw/zjcpl/mrwp/201704/W020170420791017135754.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