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深丨一个“降”字戳中实体经济“痛点”
来源:新京报
作者:社论 责任编辑
张萍
2017年12月21日 19:16:40
增强民间投资积极性,经济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降低企业的负担和成本,在当前最为紧要也最为可行。
原标题:一个“降”字戳中实体经济“痛点”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8日至20日在北京举行。会议总结了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历程,分析当前经济形势,部署2018年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重点在“破”、“立”、“降”上下工夫。而“降”主要是大力降低实体经济成本,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继续清理涉企收费,加大对乱收费的查处和整治力度,深化电力、石油天然气、铁路等行业改革,降低用能、物流成本。
制度性成本是企业因遵循政府制定的各种制度、规章、政策而需要付出的成本,这些成本企业靠自身努力难以降低,只有依靠深化改革,调整制度,方能实现。此次中央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在“降”上下工夫,戳中时下很多企业乃至实体经济的“痛点”。
这也展现了一个鲜明的递进逻辑:实体经济在经营和创新中到底存在着哪些“痛点”,需要采取何种手段加以排除,从而有利于营造更为开放和充满活力的经济环境?
如果沿着这一逻辑延伸下去,显然,一个答案不言而喻,唯有继续深化改革,通过改革体制和机制,进一步消除不适应企业创新创业的制度和机制性因素,减少企业承担的不合理制度性成本,以更大的力度帮助企业优化资源配置、实现效能提升。而这正是中国经济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实现更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步。
如果说,近年来中央大力倡导各地推进供给侧改革,将决定着中国经济的未来走向,那么,降成本作为供给侧改革的必选项,则决定着企业前进的步伐是快还是慢。经历近40年的高速成长,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时代,基本特征就是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目前,中国经济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
另一方面,很多企业不仅面临着要素成本上升的困境,也面临着制度成本高昂的困境。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在“降”上下工夫,通过持续降低制度交易成本,深化改革破除垄断壁垒,来实现企业的全面减负,是对症下药,也摸准了时下诸多企业的利益关切。
近年来国家推出系列减轻企业负担的举措。2017年,在各地区各部门已出台清费措施为企业减负1750亿元的基础上,11月2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抓紧推动将货运车辆年检年审合并、落实优化电信网和互联网间结算价格措施,再为企业减负150亿元。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继续清理涉企收费,加大对乱收费的查处和整治力度,也再次彰显了为企业减负的决心。
对于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来说,减少进入更多经济领域的制度性成本,获得新的增长点,也是企业发展的必要条件。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深化电力、石油天然气、铁路等行业改革,就是要打破这些无形的围墙,企业不分姓“国”姓“民”,都能在同一起点上公平竞争。除了前几年推出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外,能否在以上领域更大范围开放产业上游,为民企和外企提供自主经营权、自由进入和退出权,从而提振企业的发展信心,增强未来投资预期,是“降”各类成本综合改革不能绕开的挑战,同时也蕴含着中国经济结构性调整的更多希望。
而深化电力、石油天然气、铁路等行业改革,引入市场竞争,最终也将是为了降低实体经济在用能、物流等方面的成本,从而增强中国制造的竞争力。
增强民间投资积极性,经济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降低企业的负担和成本,在当前最为紧要也最为可行。如此,制度、体制、机制才能向企业释放最大的便利化。而在一个企业创新创业成本低廉的社会中,向更高水平发展目标迈进,就会有更充沛的动力。
标签: 制度;交易成本;实体经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改革;中国经济;民间投资;石油天然气;企业减负;发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