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对于中外媒体届时的高度聚焦,杭州也大可放平心态。只要我们做到信息及时公开、透明,表达出乐于与世界沟通交流的坦诚,国际社会一定会感受到杭州的美与真。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如今,总书记提出的“经常上网看看”,希望领导干部们能拿出游子“奔团圆”的勇气,将困难和拖延化作只争朝夕的紧迫感——经常上网看看。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孟子曰,“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互联网既是社情民意的“晴雨表”,也是改善公共服务的“加速器”,通过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的互联网,不仅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必须,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观点 > 网论天下 正文

一眼就能看穿的陷阱 老人们为何还是往下跳

上海观察  雷册渊
责任编辑 杜博
2017年02月06日 15:55:18

更多

逐渐丧失劳动和学习能力的老年人,怕自己成为被社会抛弃的“废旧零件”。

  原标题《眼望陷阱,老人为何往下跳》

  近年来,保健品行业屡屡爆出“欺诈”老年人的负面新闻。

  是什么让省吃俭用了一生的老人愿意把毕生的积蓄投入其中?此前,当一些媒体前去蹲点采访时,为什么老人反倒帮着保健品公司瞒骗记者,甚至认为“骗子比儿子还亲”?

  带着这样的疑问,记者走进保健品“迷局”,通过几位老人的故事,试图揭开谜题。

  老人被骗的背后,实际上是他们无处安放的“老年”。 

  当覃润琼踏进家门的那一刻,又一次,她惊呆了。

  客厅、厨房、卧室,堆满了母亲购买回来的各式保健品和保健器材,还有她从大大小小的“讲座”现场领来的免费鸡蛋、面条、大米,甚至还有鞋垫、佛像、哈达……

  两年来,在上海经营一家智能建筑公司的覃润琼,每个月回到广西桂林的家中,都会发现家里又多了一些瓶瓶罐罐和奇怪仪器。而这次让她震惊的,是母亲从卧室神神秘秘捧出的“圣水”。

  母亲毛美兰说,这个名叫“大盐湖水浓缩矿物滴”的蓝色小瓶子,每瓶要卖1000元,买8瓶得“一星”,她一共买了“六星”的产品,总共花费48000元。除此以外,她还捧出一张由“桂林身心健康管理中心”出具的“股东证”,沾沾自喜地告诉女儿,自己现在是这里的“基础VIP”。

  覃润琼接过母亲口中“包治百病的圣水”,“直白”的营养成分表让她瞠目结舌: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含量均为0,除此以外,每100毫升的液体中含钠2毫克。

  “这不就是电解盐水吗!”覃润琼掩不住心中的愤怒。两年里,母亲已经在保健品和养生仪器上投入了数十万元,并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加。

  这一次,她终于决定不再任由母亲“任性”下去了。她操起电话向亲朋好友求助,请他们评评理,来劝劝自己“中毒深重”的老母亲。然而,一圈电话还没打完,覃润琼就无力地瘫坐在沙发上。原来,她求助的人中,十有八九家里的老人也和自己的母亲一样……

  这一次,覃润琼真的不知道怎么办了。

  比亲儿子还亲的“骗子”

  “有老人告诉我,卖保健品的‘推销员’比自己的亲生儿子还亲。”说这话时,上海市公安局静安分局彭浦新村派出所民警张鑫无奈地摇摇头。这些公司针对老年人的某些心理需求,纷纷打起了“感情牌”,放长线钓大鱼,让老人们防不胜防。

  两年前的一天上午,毛美兰像往常一样,拎着从菜场采购回来的蔬果肉蛋往家走。突然,一个西装笔挺的年轻小伙子从后面迎上来,“奶奶长奶奶短”地叫着,还接过她手中的大包小包坚持要送她一程。

  不久前刚搬来这个小区的毛美兰,还没跟邻里熟悉起来,突然感受到“来自陌生人的温暖”,顿时心生感动。

  也许是看出了毛美兰的心理活动,这位声称就在附近公司上班的年轻小伙进一步提出:“奶奶,您家住几楼啊?东西这么沉,我反正也没事儿,干脆帮您拎上楼吧。您放心,我不是坏人!”

  虽然有所顾虑,但看着这小伙子实在热心,毛美兰客气几句之后并没有强烈拒绝,领着小伙朝家走。一路上,话语言谈之间年轻男子就得到了几个他需要的关键信息:自从十年前老伴去世,毛美兰一直过着独居生活;五个子女都不在身边,唯一在桂林的生活大女儿也不常回来;虽然没有退休工资,但每月靠着收房租和子女孝敬给自己的钱,毛美兰的晚年生活还是过得殷实富足;更重要的是,看起来精力充沛身体硬朗的她对自己的身体健康却忧心忡忡……

  进了家门,年轻男子又陪着毛美兰聊了近一个小时,通过观察家里的陈设布置,他对这个家庭的经济状况有了底。直到离开,年轻男子都未提过自己的职业,更没提及有关保健品的只言片语。因为他知道,给老人留下一个好的第一印象是多么重要,况且他已经达到了初步目的———为自己的“潜在客户”建立起信息档案。

  临走时,年轻男子和毛美兰互留了电话,还叮嘱老人:“您就把我当成您自己的亲孙子,有什么事尽管叫我。”

  他的表现让毛美兰大为感动,之后这名年轻男子更是隔三岔五地打电话来嘘寒问暖,有时还上门为毛美兰打扫卫生、做饭洗衣,甚至有一次毛美兰生病也是他带她去的医院……

  无论儿女们怎么劝说,毛美兰至今都不肯相信,这个像孙子一般孝顺的年轻人对自己另有所图。她更不知道,自己早已一步步钻进了保健品公司设好的“套路”,成了“待宰的羔羊”。

  让人胆战心惊的“骗术”

  在与毛美兰祖孙般相处了三四个月之后,年轻男子终于进入了主题。一天,他告诉毛美兰:“奶奶,我们公司最近要举办一个健康讲座,是免费的。有时间的话,我带您去听?”

  就这样,毛美兰第一次走进了这个她从未接触过的世界,就像打开了潘多拉盒子一般,这里早已为老年人“量身定做”好了各式“攻心骗术”。

  人对衰老有着天生的恐惧,尤其随着年纪增长,怕生病成了许多老年人的一块“心病”。而各色保健品公司恰恰抓住了这点。

  “一天不保健,马上进医院!今天不养生,就要见医生!”每周按时开课的“免费健康讲座”课堂里,两三百个头发花白、甚至全白的老人整整齐齐地坐在台下,专心聆听着台上“老师”慷慨激昂的演讲。

  第一次走进这样的“课堂”,70岁出头的宋桂英被现场火热的气氛吓了一跳。坐定没多久,突然响起了凄凉的背景音乐,热闹的会场渐渐安静下来,大屏幕开始播放老人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甚至医院抢救、亲人痛哭的视频画面。一个比一个凄惨的案例深深刺痛了老人的心,有的老人甚至因为害怕当场哭出声来。

  接着,“老师”话锋一转:“你们想变成这样吗?如果不想,就要吃××,预防脑血栓、脑萎缩……”一番鼓动下,现场气氛越来越热烈,1个、2个、10个、50个……老人们蜂拥而上,纷纷掏出钞票抢购“老师”口中的“限量产品”。

  在老年社会学专家、上海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张钟汝看来,“信息不对称,是老年人上当受骗的重要原因之一”。许多保健食品和仪器常常冠以“富硒”、“微生物”、“玛咖”、“电磁”等各种科技名头,而老人普遍对这些领域缺乏基本了解,因此常常被这些“高科技”所迷惑,偏听偏信保健品公司的一面之词。

  据了解,每办一场这样的“讲座”,保健品公司就能轻松赚得几十万元的营业额,过百万元的也不在少数。从东部沿海到西部内陆,从北上广深到中小城镇,这样的“免费讲座”几乎每天都在上演。

  有的保健品公司甚至想出了“人民币抽奖”的伎俩。他们在老人进场前就登记好每人带的百元大钞的号码,在讲座进行中和结束时都会进行抽奖,被抽到号码的老人,会再得到一张百元大钞。许多老人为了增加自己中奖的概率,带着成千上万元的现金参加讲座,可是到最后他们都发现,带去的是钱,不知怎么的,回家时钱都“变”成了保健品。

  宋桂英买回来的众多保健品中,让人印象最深的是一种像蚂蚱一样的昆虫壳。因为它的外包装上印着国家领导人及夫人的照片。当推销员拿着印有国家领导人和夫人照片的保健品,“春风化雨”般地告诉她:“这是国家领导人和夫人吃的,是党和国家让我们来关怀你们的。”宋桂英没有半分怀疑地相信了。

  无处安放的“老年”  

  为了解开心中的疑惑,覃润琼曾经回老家和母亲同吃同住了8天。她发现,精力充沛的母亲每天都会转战4-6个不同的“讲座”会场,而在那些没有“讲座”的日子里,时间则变得异常难挨。

  每天除了操弄家里的一日三餐,毛美兰几乎无事可做。她在小区垃圾桶旁边的空地上撒了几颗豆子,一天下楼看好几趟,期待能够种出些什么。有时实在闲得难受,她会坐几十分钟的公交车去以前老家的田地里摘些红薯叶,回来炒菜吃……

  “无聊极了”,覃润琼说。

  寂寞和从众心理的驱使下,老人们抱团取暖。而当他们感受到了温暖后,就会把更多老人拉进来。同一个朋友圈或者同一个社区的老人往往会形成一个固定的圈子,一旦有谁对这种“社团活动”产生质疑,下次小圈子的聚会就不会叫上他。久而久之,这位老人就会被排挤在外。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侦查系讲师彭玉伟博士曾做过一项研究,发现60-79岁的老人身体状况较好、社会参与的愿望很高,因此他们遭到诈骗的风险也相应较高。

  特别是一些退休前拥有较高社会地位的老人,工作时呼风唤雨,退下来却顿时感到被“边缘化”,他们一时无法适应心理上的落差,往往成为“骗子”下手的对象。  

  此前就有媒体报道,一些保健品公司专门将政府机关、国营单位、高校家属院作为主攻区域:“这些老人以前在单位里多是有身份的人,必须表现出足够的尊重,见面不能称他们大爷大妈,而要称他们以前的职务,比如王教授、张局长。”

  一个难以否认的事实是,逐渐丧失劳动和学习能力的老年人,怕自己成为被社会抛弃的“废旧零件”。他们的权威性和话语权不断减少,得不到尊重,不再有人把他们的言行当一回事,失落、孤独和不安笼罩着他们。正是这些深层的心理变化,往往被子女们忽略,给了“骗子”可乘之机。

  老人被骗的背后,实际上是他们无处安放的“老年”。 

  受骗老人反成骗子的“帮凶”

  一年前,为了排解心头的寂寞,家住国定新村的王宝忠通过免费的“健康讲座”,加入了一个名叫“关爱老年人协会”的组织。一段时间后,他不仅购买保健品,还向这家保健品公司缴纳了10万元保证金,成为这家保健品公司所谓的“华东区总代理”。通过这份“工作”,王宝忠结交到了许多“老伙伴”,空虚寂寞的晚年生活突然丰富了起来。

  直到1个月前,王宝忠加入的这家机构“人间蒸发”,他才意识到自己受了骗。害怕老人再次上当受骗,愤怒的子女采取了简单粗暴的做法:让老人待在家里,严格限制他与外界接触。寂寞的王宝忠更加寂寞了,终日郁郁寡欢。

  而毛美兰的家里,则是这样一幅图景:两年里,子女们无数次阻止母亲去保健品公司“听课”。争执最激烈的时候,毛美兰直接甩出一句:“我生病的时候、需要你们的时候,你们谁在我身边?”

  覃润琼说,这句话就像一把锋利的尖刀,扎在他们5个兄弟姐妹的心头。

  他们也曾想过控制母亲的财政大权,却激起母亲更强烈的反抗:“我花自己的钱,有什么不可以?”又一次,子女们哑口无言。

  其实,这些对付子女的话,未必出自毛美兰的真心,背后还有那些保健品公司的授意。

  他们早就明白,要让这些好不容易发展起来的客户成为可以长期榨取的对象,老人们的子女就是必须要解决的障碍。

  每次“讲座”或“开会”,推销保健品的人不仅打“亲情牌”,还反复向老人灌输一些观念:你怎么会一个人在家呢?你老了病了谁来照顾你呢?为什么不对自己好一点?甚至还有“推销员”会简单直白地告诉老人:“子女要是拦着你买药,你就骂他不孝!”

  从古至今,“不孝”在每个中国人的观念里都是“不可承受的生命之重”,尤其是从自己父母口中听到不孝的评价,更是让人心里不好受。这是做子女的人天生的“软肋”。

  面对母亲的时候,覃润琼愧疚而委屈。父亲一过世,她和几个兄弟姐妹就提出想把母亲接到身边照料,可是当时母亲坚持要一个人生活,孩子们就尊重了她的想法。老屋拆迁后,覃润琼在交通更加便利的市区给母亲购置了一套三室一厅的大房子养老;在上海经营公司的她,无论工作怎样繁忙,每个月都会飞回桂林看望母亲,其他兄弟姐妹也很孝顺;她提出给母亲请个保姆,母亲坚决不肯……但即便这样,当母亲说出是怕自己生病没人照顾才痴迷保健品时,覃润琼仍旧愧疚不已。

  记者走访发现,独居并不是老年人容易上当受骗的绝对原因,被骗老人中更不乏每天跟着儿女同吃同住者。无论子女如何孝顺,总有疏漏,特别是对老人心理慰藉的缺失,给了“骗子”发挥的空间。

  防骗,“把篱笆扎得更紧些”

  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全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有2.3亿。而据《中国老龄产业发展蓝皮书》预测,到2050年,中国老年人口将达到4.8亿,占世界老年人口的四分之一。中国正在进入老龄化社会,针对老年人犯罪和侵权的风险也不断增加。

  2016年,上海市消保委系统共受理保健类消费投诉共计654件,有85%以上的投诉指向商家在销售过程中存在夸大和虚假宣传的情况。张鑫说,目前针对老人购买保健品上当的维权和止损的途径仍然相当有限。比如说,大多保健品公司证照齐全,法律上很难以诈骗来定罪,甚至严格意义上都不能把这些推销员称为“骗子”。

  那么,怎样才能防患于未然呢?

  “不是发发宣传资料就够了,从政府到子女都应该做更多实事,把篱笆扎得紧一些。”上海市公安局普陀分局桃浦派出所民警陈德骅把预防老年人上当受骗比作和骗子“抢占阵地”。

  这位远近闻名的中华孝亲敬老楷模、全国优秀人民警察,也曾为自己管辖的莲花公寓内老人们遭遇的各种问题烦恼不已。几年前,在陈德骅和相关居委会的牵线搭桥下,利群医院开始与莲花公寓党支部结对,每个月医院都会组织主任级医生到小区为老人义诊。与此同时,居委干部和志愿者挨家挨户上门将老人请出家门,陈德骅还主动帮助行动不便的老人配药买药……

  免费、正规、贴心的服务赢得了老人的信任,“你快走!我们有自己的医生。”此后,保健品推销员再进入小区,不但没了“生意”,还常常被人驱赶。

  在张钟汝看来,来自家庭和子女情感上的关爱无可取代。子女在发现老人购买保健品上当受骗之后第一反应往往是指责,却忽略了一个基本事实:只有“安放”好老人的心理需求,才能让他们的晚年真正感到幸福。

  (应采访者要求,覃润琼、毛美兰、宋桂英、王宝忠为化名)

标签: 老人;保健品;骗子;推销员;受骗;寂寞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W02017020640774545559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