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案惊奇与快建笼子

拍案惊奇与快建笼子

中纪委监察部的“拍案惊奇”,可以视作对权力腐败的零容忍。
纪念鲁迅,更应尊重文化

纪念鲁迅,更应尊重文化

不是你把鲁迅的名字挂起来就是尊重,挂得越多越尊重,而是挂得合适才叫尊重。
“共话最美”微访谈系列

“共话最美”微访谈系列

浙江“最美现象”系列微访谈,多棱视角,深入剖析。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潮评论 > 热度话题 正文

恢复“圈子文化”在阳光下的合法席位

燕赵都市报 刘志权
责任编辑 吴晔
2013年10月11日 10:09:00

更多

  在前一段时期引发民众关注的“中石油窝案”中,媒体进而发现,同日落马的三位高管,都是同一高校的“校友”。这一耐人寻味的现象,引发了大家对“校友圈子”的关注。

  “圈子”说在中国并不新鲜,甚或可以说是一种文化。圈子成为文化,必有其传承。中国是个人情社会,这是不争的事实;从坊间的“人情网”上升到官场或商场,是谓“关系网”,文雅一点叫“人脉”。长袖善舞、善于经营人脉的人,民间往往称之“能人”。关系网错综复杂,往往由一点而及其余,“校友圈子”便是其中一种。中国古代没有现代意义上的学校,但是,存在因科举制而产生的座主、门生与同年的关系,由此产生的“师生圈”、“同年圈”,有点类似现今的“校友圈子”,则往往成为朋党政治的核心纽带。

如果公职人员对民众颇有诟病的“人情”或“圈子”,不身先士卒,加以阻挡,如何能赢得民众的信任?

  传承所至,当今的一些现象便不足为怪。譬如国内一些著名的MBA或EMBA班,譬如某些名校的法律专业硕士班,甚或某一阶段的干部培训班,之所以很多人趋之若鹜,都有个心照不宣的理由或者公开的秘密,那就是寻找和扩大“校友圈子”。从商业伦理的角度,加入“圈子”、拓展“人脉”,不仅无可厚非,甚或值得提倡。但是,如果切换到政府部门,“圈子”存在的必要性便有点可疑了。因为至少在理论上,人情或圈子的存在,多少都有碍“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如果一心为公、以人为本、依规则办事,“圈子”还有什么存在的必要呢?

  当然,如果放宽视野,“圈子”似乎并非全然不可取。一者,人皆有工作之外发展兴趣和休闲的权利,比如钓鱼发烧友间的“钓鱼圈”有何不可?二者,理论上,即便在工作领域,校友间有类似的学术基础或工作经验,组织“校友圈子”探讨学术问题,共同促进工作进步,有何不可?三者,即便是在选举人才方面,校友的优势是相对知根知底,古人有“举贤不避亲”的佳话,西方政府的“组阁”制度在这方面也享有较大的自由度,“校友圈子”又有何不可?

  话虽如此,理论却不可脱离现实。现实国情是,社会诚信体系岌岌可危,强有力的监管体系还未形成,部分领导选拔的并非“贤才”,而是“亲信”,甚至很多是“带病提拔”,目的就是为了方便形成“利益共同体”。这样的共同体,一旦东窗事发,便是类似中石油的贪腐“窝案”。“圈子”事实上常常成为官场腐败和不正之风的温床和“后门”。

  日前,针对国庆长假期间北京一名村官之子的“土豪婚礼”,《人民日报》刚刚发表了一篇题为《挡不住人情,就挡住了信任》的评论。和人情风习一样,扎根于世情的“圈子”,本身其实不可简单臧否,但是,政府公职人员理应对自己提出更高的道德标准,同时理应接受更严格的社会监督,这一点中西皆然。为了洁身自好,便需力避瓜田李下,带头移风易俗,为廓清社会风气做好榜样。如果公职人员对民众颇有诟病的“人情”或“圈子”,不身先士卒,加以阻挡,如何能赢得民众的信任?当然,也需要明确,提倡规范和避嫌“圈子文化”,或者出台诸如干部培训班的学员不得互相宴请等规定,都只是权宜之计。要真正获得民众的信任支持,恢复“圈子文化”在阳光下的合法席位,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法律法规以及监督体系的建设。当权力的使用一切都公开透明,“圈子”自然也就不会挡住民众的信任。

标签: 中石油窝案 带病提拔 村官土豪婚礼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