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案惊奇与快建笼子

拍案惊奇与快建笼子

中纪委监察部的“拍案惊奇”,可以视作对权力腐败的零容忍。
纪念鲁迅,更应尊重文化

纪念鲁迅,更应尊重文化

不是你把鲁迅的名字挂起来就是尊重,挂得越多越尊重,而是挂得合适才叫尊重。
“共话最美”微访谈系列

“共话最美”微访谈系列

浙江“最美现象”系列微访谈,多棱视角,深入剖析。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潮评论 > 热度话题 正文

摆脱网络幻觉 立足现实理解改革

——“改革理性与青年”系列谈之二

中国青年报 曹林
责任编辑 柳博姗
2014年02月19日 09:21:50

更多

  这段时间东莞扫黄在网络上引发讨论,有人自负地认为,民意一边倒地反对扫黄,到了性交易合法化的时候。显然,这种理解受到了网络舆论的误导,习惯在网上吐槽并依赖网络作判断的人,很容易陷入互联网幻觉中。其实,如果从电脑前离开,去问问身边的人,就会听到更全面和真实的民意。现实中多数人是支持扫黄、反对性交易合法化的,远没有“开放”到能接受红灯区的程度。

  网络传播的特性,使偏激的声音和反主流的态度很容易被放大,所以,仅依赖网络舆论去判断中国现实,很容易片面和偏颇。

  不仅在扫黄问题上,从对废除死刑的态度,到对改革高考的呼声,网上网下的意见都有极大差别,甚至迥异。只看网络,会误以为中国人都非常痛恨死刑,可现实中,支持死刑的人也有很多;网民对高考的痛恨似乎已经无以复加,可到现实中,动动某个高考学科的分值,都会遇到巨大阻力。

  在一个经常上中国微博的外国记者朋友眼中,中国贫富差距这么大,网民对分配不公的情绪如此激烈,中国社会似乎随时可能失控。可这位生活在美国只从网络上了解中国的记者并不知道,在网络上发言的中国人相对较少。只盯着网上,可能并不了解真实的中国。

  事实上,互联网上的中国并不代表真实的中国,只有远离互联网幻觉,离开虚拟的网络世界,扎根现实,才会真正了解中国,理性看待改革,才不会用简单的方案去套中国改革,更不会有那些轻率、浮躁和失真的判断。这么说并非批评和排斥网络,而是倡导一种客观对待网络的态度,缺乏社会经验的年轻人,特别要警惕网络上的轻浮、自闭和戾气。相对其他途径,网络表达确实更自由,也有一定代表性,但也更容易忽略沉默的声音、淹没温和的声音和放大极端的声音。

 [1] [2] 下一页

标签: 东莞扫黄 互联网思维 民意倾向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