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案惊奇与快建笼子

拍案惊奇与快建笼子

中纪委监察部的“拍案惊奇”,可以视作对权力腐败的零容忍。
纪念鲁迅,更应尊重文化

纪念鲁迅,更应尊重文化

不是你把鲁迅的名字挂起来就是尊重,挂得越多越尊重,而是挂得合适才叫尊重。
“共话最美”微访谈系列

“共话最美”微访谈系列

浙江“最美现象”系列微访谈,多棱视角,深入剖析。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潮评论 > 热度话题 正文

应该改名叫“舌尖上的中国人”?

中国青年报 吴晓东
责任编辑 吴晔
2014年06月08日 07:26:32

更多

  一边锁定周五晚上的荧屏奋力追看,一边忍不住连连发问:美食都到哪儿去了?边看《舌尖上的中国2》(以下简称《舌尖2》)边吐槽,已经成了近一个多月来吃货们的“周末福利”。6月6日晚,这部备受关注和争议的纪录片终于在“口水”中收官,而“舌尖话题”依旧热度不减。

  作为中国原创纪录片的标杆,《舌尖2》担负着观众极高的期待。熟悉的配乐、行云流水般的旁白和画面,让观众备感亲切的同时,却发现以“记录美食、宣扬美食文化”的名义回归的《舌尖2》,早已不屑在食物之间纠缠,看起来,它更像是一部美食版的“感动中国”。

  透过美食展现中国社会的发展,展现日渐急促的生活节奏,作为这部纪录片的特质得到了圈内外很多人的认可,而那些一心准备“垂涎三尺”的观众和网友却不买账。更有网友吐槽,《舌尖2》应该叫《舌尖上的中国人》或者《舌尖上的故事会》。针对观众“美食少、故事多”的意见,第三集《时节》播出前曾连夜修改,增加了美食的比重,但如何保留整体叙事完整和素材的取舍平衡,又成了新的难题。

  除了这场“味蕾与乡愁之争”,让观众不适应的还有《舌尖2》的表述方式。不少观众觉得看得很累,比如第一集《脚步》近60分钟的片子,一共讲了8个故事,涉及的美食数量超过20种,乐山嫩豆花、蓝田裤带面、秦岭蜂蜜、山东煎饼、雷山鱼酱、浙江红烧望潮等,拍摄地域跨度极大,从西藏波密至陕西秦岭、蓝田,再到浙江三门湾、山东沂蒙山、广东潮州直至贵州贵阳,甚至涉及新加坡、法国等海外地区,但大多对食物的描述太过匆忙,让人来不及回味就赶着奔向下一站。

  而正是这种非常密集的信息量,极其跳跃的剪辑节奏,让另外一些观众大呼过瘾。每集50分钟的成片平均镜头1500个,几乎每两秒钟切换一个镜头,给他们带来了动人心弦的节奏,找到了穿越时空的快感。

 [1] [2] 下一页

标签: 舌尖2争论 中国美食文化 美食纪录片创新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