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案惊奇与快建笼子

拍案惊奇与快建笼子

中纪委监察部的“拍案惊奇”,可以视作对权力腐败的零容忍。
纪念鲁迅,更应尊重文化

纪念鲁迅,更应尊重文化

不是你把鲁迅的名字挂起来就是尊重,挂得越多越尊重,而是挂得合适才叫尊重。
“共话最美”微访谈系列

“共话最美”微访谈系列

浙江“最美现象”系列微访谈,多棱视角,深入剖析。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潮评论 > 热度话题 正文

越洋行善是权利,舆论褒贬亦自由

燕赵都市报 佘宗明
责任编辑 吴晔
2014年07月25日 09:19:53

更多

  对潘石屹“捐哈佛”的慈善选择,的确没必要在“动机论”下大搞批判,将慈善内涵窄化。但也应看到,如潮的质疑声中,也有很多不乏值得一听的声音,它既折射出在当前观念水位下,公众对慈善价值认知的风向,也构成了慈善面临的现实舆情环境。

  比如有人质疑,这笔助学金的“覆盖面”太窄———据2013年年底数据显示,中国在哈佛的留学生有686名,这其中符合“攻读哈佛本科的”和“家庭年收入在6.5万元以下的”有多少?还有人提出,慈善确实无国界,但与其搞“出口转内销”这出,不如直接对国内某些贫困人群“雪中送炭”,慈善效果会更明显。还有些舆论,则着眼于潘石屹“国内致富”的经历,认为从人伦情感的层面看,他在“人之幼”的同时无妨也“幼吾幼”一番,厚彼时别太薄此,也算是反哺。

  毫无疑问,这些结论未必理性,毕竟潘石屹方面搞“越洋行善”,或许也自有其考虑,如虑及国内高校资金管理水平等问题,但即便如此,它也很难摆脱这类舆论裹挟———虽说慈善无是非之分,可在民众眼里,慈善的被接纳度,受到多重因素牵制,包括它是否能“择贫而济”,更具本土关照意识等等,它反映的,就是民众的真切感受和价值层次,它也势必反馈到慈善评价中去。

  对潘石屹们来说,只要慈善没有违法,就不必承受莫名的苛责,而公众也不应在评判维度上太过情绪化,毕竟“包容比自由更重要”。但与此同时,若他们在意对善举的舆情回馈,就该理解公众的“不理解”,它也是对慈善选择与社会观念契合度的一种现实度量。

  说白了,潘石屹有“越洋行善”的权利,而舆论褒贬,亦是其自由。当纠结其上的观念隔阂,无法在价值共振中实现磨合,那争议的喷发也只会是必然。

标签: 潘石屹捐哈佛 SOHO中国助学金 慈善无国界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