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越普及,“人味”越珍贵
如今,电商平台上面容完美、身材比例无可挑剔的模特,直播间里用流利话术展示商品细节的主播,可能都只是AI虚拟形象。人工智能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重塑线上服装行业的展示方式,让许多消费者感叹“到底还有什么是真的”。
在谈到这一现象时,很多相关评论都已经指出,AI技术滥用的代价是直播购物最可贵的“实时真实性”荡然无存,在无形中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与选择权。
事实上,AI正在对我们的生活展现巨大的改变。不光是线上服装行业,还有AI演员、AI作家……它们或许都只是这场变革中的某一个侧面。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定还会有越来越多的行业、领域加入其中。不管我们愿不愿意、喜不喜欢,都必须接受这一现实,因为技术的变革确实势不可挡。
比如,AI主播本身就有真人无法企及的优势,那就是可以轻松做到“零失误率”;又比如,现在的AI写作不仅能写出一板一眼的学术论文,能像模像样地写书评、影评,甚至还能写小说、诗歌。AI可以摆脱自然人的生理极限,既可以节省人力成本,又可以更快地完成更多的工作。所以,对于一些人文领域内的AI应用,也许许多人会有批评,甚至厌恶,但我们不能不承认,如果让人类和AI比拼“效率”,肯定没有胜算。
技术还在进步,AI的功能必然还会越来越强大,比起吐槽AI主播、模特,或许我们更应该认识到,“技术焦虑”更大程度上是对人类自身的追问——面对步步紧逼的AI技术,我们到底应该如何打造自身专业的护城河?或许,AI即将成为一个历史性的分水岭,分开那些越来越依赖技术工具的懒惰者和那些越来越有紧迫感的思考者。
就在不久前,好莱坞首位AI女演员蒂莉·诺伍德的亮相,引发了不小的争议,甚至有很多知名演员提出了言辞激烈的抗议。这倒让笔者想起了电视剧《繁花》中“爷叔”眼含热泪对着“阿宝”展现出的复杂表情。以今天的AI技术,操纵AI人物的数十块面部肌肉或许并不难,但它能模拟出“爷叔”深如海洋般的眼神吗?能演绎出眼神里藏着的丰富人生阅历吗?
我想这不太可能。因此,我们有必要积极拥抱新技术,但更重要的是思考“何以为人”——我们到底有哪些本事是技术永远不可能取代的,人类到底有哪些特质和个性是最值得被珍视、被呵护的。
就拿线上服装行业的AI主播、AI模特来说,也许有商家会因为自身节省了成本而沾沾自喜,但他或许并没有意识到,对于技术的过度依赖其实是短视的表现。用户会不会下单买衣服,有时候就取决于一句温暖的问候、一次贴心的服务,而毫无感情的AI主播、AI模特,甚至是AI客服,最终都有可能“劝退”潜在的消费者。
所以,没必要哀叹直播间被虚拟形象占领,事实上,此时此刻,谁能率先意识到“人性化服务”的重要性,谁就有可能在接下来的商业竞争中赢得消费者的好感。AI越普及,人们对人文精神的渴望也就越强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