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观点 > 潮评 > 热点观察 正文

超长假为幸福感加码

来源:浙江日报作者:评论员 张萍编辑:何晓东 2025-11-06 17:35:43

2026年的春节假期,带着9天的“超长待机”走来了。11月4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2026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发布。根据通知,春节将在2月15日至23日放假调休,9天假期中4天为法定假日(除夕至初三)、3天为自然周末,调休仅占2天。通知还提出,鼓励单位和个人结合落实带薪年休假等制度,实际形成较长假期,推动错峰出行。

今年国庆加中秋的8天超长假期,体验不错。休假休得彻底,玩也玩得尽兴——8天假期期间全国国内出游8.88亿人次,较2024年国庆节假日7天增加1.23亿人次,国内出游总花费8090.06亿元。9天的春节假期,又会创造怎么样的新奇体验,看得出公众很期待。2026年春节放假安排一经发布,旅游市场便应声而动,尤其利好长线旅游。在去哪儿App、同程旅行等平台上,春节期间的火车票和国际机票搜索量瞬时成倍上翻,且仍在冲高。

对中国人而言,春节无疑是最重要的节日。无论社会文化如何变化,回家过年依旧会是那个永不过时的主流选项;另一方面,假期还承担着扩大内需、提振经济的任务,长假可以集中释放消费潜力,打造“假日经济”。而当回家团圆和出门消费两方面诉求都被“装”进同一个假期时,带来的往往是景区人山人海、路况堵不堪言、体验大打折扣,反而违背了假期的初衷。怎么办?一个最显著的解法就是拉长假期,创造“错峰”的更多可能。既能让回家和团圆更加从容,让春节的氛围感更强;同时也能拉长消费周期、平滑消费峰值,对“假日经济”模式进行优化,让经济发展与民生幸福,朝着同一个方向前进。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公报中多次提到“人民生活品质”“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好”。所以,这次9天假期的意义,首先在于它尝试让假期回归本质,通过更长的、更连贯的休息时间,让人们真正停下来,去生活、去消费。这是对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最直接的回应。

国民假期安排要让人人都满意确实不容易,既要算短期经济账,也要算各方面效益的总账;既要满足个体休憩的微观幸福,也同时承担着提振经济的宏观任务。但是有个前提是肯定的,那便是只有提升了大家的“休假幸福感”,当大家不再那么疲惫和焦虑,才更有心情和能力去实现高质量消费。

解决了让长假更长的问题,下一步应该考虑如何让长假更丰富。如今社会整体财富快速累积,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为更纯粹的长假提供了物质基础,我们迎来的不仅是一个超长假期,更是一次重新发现文化根脉、丰富精神生活的宝贵契机。国家已经搭建好假期平台,各地各部门要提早谋划,设计好更加丰富的文化活动,完善旅游景点的基础设施,落实好安全防范制度,让广大人民群众将这难得的闲暇时光过得既充满团圆温情,又承载文化厚度。


标签:
热度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