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对于中外媒体届时的高度聚焦,杭州也大可放平心态。只要我们做到信息及时公开、透明,表达出乐于与世界沟通交流的坦诚,国际社会一定会感受到杭州的美与真。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如今,总书记提出的“经常上网看看”,希望领导干部们能拿出游子“奔团圆”的勇气,将困难和拖延化作只争朝夕的紧迫感——经常上网看看。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孟子曰,“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互联网既是社情民意的“晴雨表”,也是改善公共服务的“加速器”,通过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的互联网,不仅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必须,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观点 > 网论天下 正文

深读丨圆珠笔头难造的背后 不重视工匠培养

人民日报  赵展慧
责任编辑 程永高
2017年01月16日 15:17:57

更多

能工巧匠哪里来?除了从课堂里走出来,更重要的是在生产中练出来。企业在技能人才培养上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能只想着“摘桃”,没耐心“育苗”。

  “95后”表弟在一所职业技术学院学习模具制造,还没毕业的他,已有企业“看对眼”,预计收入也不错。表弟告诉我,这两年蓝领群体很吃香,薪资同比增长远超过白领,汽修工等“金蓝领”平均月收入甚至过万。

   1.jpeg

  “蓝领收入增速超白领”,不算新鲜事,反映了技术工人供不应求的现状,而这一现象在制造业中体现得尤为明显。中国是名副其实的制造业大国,200多种工业品产量居世界第一,而与制造大国地位不匹配的是我国的技术工人数量。据统计,我国产业工人中,高级工仅为5%,在德国,高级工的比例占到三成以上。

  中国制造的全面提升有赖于技能人才群体的崛起。即使是最高精尖的航空发动机行业,也离不开大量的技术工人。叶片、机匣,每一个零部件都需要技术工人精准的打磨、焊接。中国制造向中国质造转变,更需要技能人才。近日,中国造出圆珠笔头的新闻刷屏。小小圆珠笔头长期以来为何难倒制造大国?除了不锈钢材料技术未取得突破外,也与缺乏熟练的技术工人有关。越是精细的“小东西”,越离不开技能人才的一双巧手。一些国货质量叫不响,很大程度上是受到好工匠不足的制约。

  近几年,技能培养越来越受重视,为何技能人才缺口却不见小?企业参与度不够恐怕是一个重要原因。

  能工巧匠哪里来?除了从课堂里走出来,更重要的是要在生产中练出来,企业在技能人才培养上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培养技能人才,如果企业缺位,会出现职业学校培养力量不足、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等问题。从目前的状况来看,企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迫切,很多职校学生还没毕业就被企业抢走,但企业参与培养人才的动力却远远不足,大都只愿意要现成人才,最好拿来就能用得上。

  在制造业强国,企业往往是技能培训的主导者。德国职业教育的2/3投入来自于各大企业。美国日本近年开展的现代学徒制都是由企业牵头。而我国多数企业的职工教育培训经费达不到国家规定的工资总额1.5%的下限。企业只想“摘桃”,没有耐心“育苗”,也影响着技能培养从业人员的信心:某项技能今年是企业急需,过两年却可能被淘汰或由新工种替代,如果培训跟不上,未来如何有保障?

  改变“重使用、轻培养”,需要企业转变观念,也需要政府的扶持引导。政府应该进一步加大降成本力度,为企业增加技能人才培训投入留出更多空间,让那些有培训意愿的企业不再“心有余而力不足”。减负之外也要“输血”,国家有必要出台一些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建立校企联合培养的长效机制。事实上,很多国家对企业的技工培训有相应的补贴政策和税收优惠政策,直接或者间接地激励企业参与人才培养。

  有人说,中国的人口红利正在慢慢消失,事实上中国人口的红利远远没有被充分挖掘,技能人才的短缺就是一个例证。如今,“重白领轻蓝领”的观念已经在慢慢发生变化,像笔者表弟一样认为好手艺能挣个好前途的年轻人并不少,如果通过完善机制和政策,给他们更大的上升空间、更高的职业期许,相信年轻一代中会诞生更多的大国工匠,支撑起中国制造的未来。

标签: 技术工人;表弟;蓝领;中国制造;人才培养; 95后;高级工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W020170116549063780930.jp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