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评丨回乡还是留城,过年更要过心
浙江在线 然玉
责任编辑
吕苏娟
2017年01月17日 20:06:48
个体的选择,映照着一个时代的心路变化。城市也许正变得更为友善、更有吸引力,而远方的故乡呢,回不去便索性不想回去了吗
回乡过年热闹,留城过年自在;回乡过年破费,留城过年冷清……每年此时,返乡过年还是留城过年都成为异地务工者难以决断的问题。记者在多个城市采访发现,大城市“空城”现象已经在逐渐缓解,务工者年龄越来越以80后、90后为主,更适应城市生活的他们,城市归属感萌芽,更愿意避开春节人潮,选择拥抱新的生活,留城过年成为一种越来越普遍的现象。
回乡还是留城,外漂族的年末岁尾的内心纠结,终究是城乡原住民们所无法体会的。在我们的文化传统中,“回家过年”的象征意义几乎不言而喻。其既是一种致敬故乡的独特仪式,也是维系亲缘纽带的必要姿态。受此驱动, “春运”变成了全球最大规模的人口迁徙,而随之而来的人去城空,也一再成为某种特殊的中国式风景。当然,所有这一切,似乎正在“新世代”间悄然变化。更多年轻的务工者选择留城过年,而这完全是上一代人所不会考虑的。
务工者特别是年轻的务工者,留城过年日趋普遍。关于这一现象,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想必会有完全不同的解读。倘若按照理性经济人的思维去考虑,这一做法无疑是多赢之举:既能让务工者省下一大笔路途开支、过年花费,也能极大缓解大城市春节用工荒的老问题……事实上,越来越多务工者留城过年,很大程度上就是市场激励的结果。节日期间超高的劳务报酬,吸引着不少年轻人“不如留下多赚一笔”。
如果说传统务工者“回乡过年”,完全是一种情感驱动、责任驱动的下意识选择;那么,新世代的务工者在此事上显然要“理智”得多,他们会精确地计算得失,试图求得一个利益最大化的结果。可以说,这是两代人、两种思维方式的差别,完全无所谓谁对谁错、孰是孰非。当“回乡过年”不再是一种压倒性的人生义务,这种价值观念的多元与包容,对很多人来说其实是一种解脱。当然,与之相对应的,注定是另一部分人的愤怒和失落。
回不回家过年,对于年轻的务工者而言,或许并不是一个问题。然而,对于他们的家庭和家人来说,这件事却很可能无比重要。这种显然的认知分歧与预期差距,很可能转化为某种隐性的心理创伤。诚然,必须承认的是,但凡有日常化、替代性的情感表达和责任履行方式,自然不必执拗于回家过年与否。可现实是,许多拒不回乡过年的外漂者,同样并没有在平常的日子里,展现其作为“家庭成员”的应有模样,这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
过年,回乡还是留城?在何种前提下,这是一个问题?又在怎样的语境下,这不成其为一个问题?个体的选择,映照着一个时代的心路变化。城市也许正变得更为友善、更有吸引力,而远方的故乡呢,回不去便索性不想回去了吗……
标签: 务工;回乡;选择;故乡;城市生活;家庭成员;劳务报酬;人口迁徙;思维方式;心理创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