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论|正视城中村的文化新芽
来源:环球时报
作者:师力斌 责任编辑
杜博
2017年02月18日 14:49:50
从乡土文化、城市文化急转到城中村文化,正是这样的文化急转弯,它同计划经济急转到市场经济,期刊文化急转到网络文化,电视媒体急转到手机媒体,都是同样的历史急转弯。在这些表面上水波不兴的历史急转弯中,文艺批评恐怕也需要解放。
最近朋友圈转的各种盘点铺天盖地,单是多家机构发布的文学排行榜,就让人感觉新媒体时代的文化生产真是个海洋。放眼望去,各种星秀、网红、热播剧、喜剧汇、粉文化、小鲜肉、IP写作、微信推送、期刊联盟层出不穷,乱花早已迷人眼。但真正沉稳厚重的,可能是那些真正拥有庞大社会基础,与新社会阶层密切相连的文化创造,比如与进城打工者相连的城中村文化的出现。
以城中村文学为代表的城中村文化,是近年来被忽略的重要文化现象。城中村文学首先讲究社会阶层和受众,放弃了“全国人民”“中国读者”这样的虚幻想象,而将镜头转向3.6亿进城务工者。如果说《小时代》明确指向80后粉丝一代,那么城中村文化则指向进城打工一代。城中村文化针对的是巨大的历史变迁,巨大的社会存在。
城中村以低廉的生活成本、较多的就业机会、相对自由的人员流动机制吸引着外来者,是城乡拉锯的前沿阵地。近几年的文学中,城中村的呈现非常频繁。农民进城,带来的不光是拥挤争夺,可能更多的是贡献创造,且伴随着全新精神内蕴:打拼、好学、创新、共处、融合,特别是忍耐,这些精神或许隐藏着中国社会前进的秘密。朱晓军、杨丽萍《快递中国》关注迅速崛起的快递业就是例证。颇为知名的北京皮村打工艺术团,为农民进城、传播新工人文化提供了积极尝试。农民进城这种全新转变,给文化带来新的经验和刺激,在全世界恐怕也是独一无二的。
塑造一个封闭落后田园尚美的边城,很可能不如塑一个城市化、家族化、江湖化、房地产化的城中村来得更骨感。恰恰是那些亦城亦乡、城乡结合的文化表达,或呈现打拼梦想,或着眼个人奋斗,或执著“活得像个城里人”的追求,或关注新的等级划分,或把打拼、忍耐与无赖诸精神“一锅烩”,都能搔到时代的痒处。郝景芳科幻小说《北京折叠》在美国获奖,其实并不主要是由于技术的胜利,而是社会视野的胜利,该作完全可视作对城中村空间的曲折表达。这恰恰说明,中国的社会经验和精神现象已超出世界原有的想象。我们的文艺批评界朦胧地意识到了这一现象,尚不够清晰坚定。
为什么批评界落在了后面?思想保守恐怕是最主要原因。想当年,中国革命常遭遇这样的急转弯情形。抗战爆发后,原来国共对抗,现又突然要国共合作,联合抗日,更多人思想上想不通。历史的巨变往往比汽车转弯要急得多,隐蔽得多,也难以觉察得多。从乡土文化、城市文化急转到城中村文化,正是这样的文化急转弯,它同计划经济急转到市场经济,期刊文化急转到网络文化,电视媒体急转到手机媒体,都是同样的历史急转弯。在这些表面上水波不兴的历史急转弯中,文艺批评恐怕也需要解放。
标签: 城中村;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