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论坛|好新闻永远在基层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盛玉雷 责任编辑
杜博
2017年02月18日 12:27:53
不断深入基层一线,让一段段文字、一幅幅图片、一个个镜头寄托真情实感,新闻才能打动心灵,新闻工作者才能在治国理政中发挥作用,在舆论场中赢得尊重。
迎寒风、冒冷雨,探访“摩骑大军”的返乡故事;翻山岭、钻隧道,感受铁路巡线工人的酸甜苦辣;走山乡、串农家,倾听困难群众的新年期盼……鸡年新春,一批又一批新闻工作者饱含真情,不以山海为远,在风雨兼程中书写感人故事,于沉沉暮霭下记录万家灯火。忙碌的身影背后,留下了大量佳作,感染了无数受众。
越是活力迸发的时代,越呼唤反映时代精神的新闻作品。身处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怎样把握中国社会最真实的脉动?面对日渐白热化的媒体竞争,怎样增强新闻报道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如何更生动地描摹时代、为主流叙事的光谱增色,成为每一位编辑记者无法回避的课题。在2月17日召开的2017年新闻战线“新春走基层”活动座谈会上,与会者分享事迹、激荡观点,在互动交流中深深体会到,越贴近越生动,越深入越精彩,基层一线永远是新闻的源头活水。
“涉浅水者见虾,其颇深者察鱼鳖,其尤深者观蛟龙。”范长江历时10个月、行程6000余里,用双脚丈量了中国的西北角;穆青“把根扎在最厚的土层里”,通过夜以继日的采写树立起县委书记的好榜样。回溯新闻史,老一辈新闻工作者笃信脚板底下出文章,以俯下身子、沉在基层为人生常态,在实践中写就不朽诗篇。尽管科技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但新闻工作朴素的价值理念依然没有发生改变。好新闻永远是跑出来的。不坐在同一条板凳上交交心,不站在田间地头找感觉,就很难打捞出独到的素材,更遑论创作出深刻的作品。
今天,我们已经进入一个互联互通、无远弗届的互联网时代。当新闻传播所面临的环境和条件随之改变,当网络工具为新闻采访提供极大便利,有些记者却蜗居在办公室当起了白领,安于“编消息”“攒稿子”。另一方面,面对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大势,有的人错误认为创意比采访重要,形式创新比内容创造重要。事实上,再便捷的传播手段、再精彩的文案策划,也无法生产来自一线的见闻,也难以取代蹲点调研的价值。
一位老报人曾感慨,“离基层越近,离真理越近”。再平凡的个体,也有独特的呼吸;再微渺的细节,也能折射时代的印记。作为社会这艘航船的眺望者,新闻工作者肩负着特殊的职责使命。对每一位投身新闻事业、怀抱职业理想的人而言,要想收获观察与思考的硕果,不仅需要高超的眼力、脑力,更需练就非凡的脚力,行走在生活的大地上。不断深入基层一线,让一段段文字、一幅幅图片、一个个镜头寄托真情实感,新闻才能打动心灵,新闻工作者才能在治国理政中发挥作用,在舆论场中赢得尊重。
“要转作风改文风,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说实话、动真情,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习近平总书记一年前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殷切嘱托,犹在耳际。“新春走基层”活动到今年已经连续开展7年。从更长的历史时段看,它只是新闻战线转作风、改文风的一个新起点。跳出狭小的办公桌,踏进广阔的生活原野,广大新闻工作者打开的是一座座新闻富矿,赢得的则是更出彩的职业生涯。
标签: 好新闻;基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