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对于中外媒体届时的高度聚焦,杭州也大可放平心态。只要我们做到信息及时公开、透明,表达出乐于与世界沟通交流的坦诚,国际社会一定会感受到杭州的美与真。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如今,总书记提出的“经常上网看看”,希望领导干部们能拿出游子“奔团圆”的勇气,将困难和拖延化作只争朝夕的紧迫感——经常上网看看。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孟子曰,“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互联网既是社情民意的“晴雨表”,也是改善公共服务的“加速器”,通过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的互联网,不仅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必须,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观点 > 网论天下 正文

文化世象|即使是娱乐,“粉”什么也很重要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伍溪    责任编辑 杜博
2017年02月23日 14:11:26

更多

粉丝文化让年轻一代的蓬勃生机与巨大诉求呈现在了社会面前,同时也暴露了芜杂与浅近的特点。对粉丝文化应充分重视,而在粉谁不粉谁的对象选择上,我们更应深长思之。

  时下,粉丝文化是一种引人注目的社会现象。人们把力挺别人叫“我粉你”,把获得众人关注叫“圈粉无数”,把关注者增加叫“涨粉”,反之叫“掉粉”,把依靠粉丝挣钱叫“粉丝经济”,把围绕在不同明星身旁的粉丝群体叫“粉丝部落”,而那种数目庞大、组织严密、行动有序的粉丝群体则被称作“粉丝帝国”——生活中好像处处都有了粉丝的影子。

  其实所谓粉丝,通俗来理解,就是一个人或者一群人,对另一个人或者一群人(也有可能是物),产生了非比寻常的认同之感与钦慕之情。这种对优秀人物或事物的钦慕与追随,说起来也是一种人之常情,本来古已有之,只是叫法不同而已。史载诗仙李白在朝野上下就有一大群仰慕者,其中有个叫魏万的人,今天看来就是一个铁杆粉丝,他从河南王屋山出发,一路追踪偶像的行迹,跋涉3000多里,终于在江苏扬州追上了李白,捧上诗作恳请指正。这还不算最厉害的,据载唐朝还有一个荆州人叫葛青,仰慕白居易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竟至于在自己身上刺满了白居易的诗歌,拢共刺了30多首——想一想都怪吓人。诸如此类的粉丝行为,历史上真是不绝如缕,但是到了今天,已不再是“如缕”那么简单了,而是发展成了一股潮流,人多势众。

  数量上的扩充只在其次,更重要的变化在于角色转换。粉丝不再是一种单纯的仰慕者与追随者了,而开始变成明星的制造者与推动者,粉丝们的行动越来越展示出组织性与策略性。他们围绕在偶像的身旁,高度团结,同进共退,大有众星捧月的架势。大概从2005年超级女声“海选”开始,粉丝对于明星的积极建构作用就开始凸显,那时候粉丝们的投票已经很能影响偶像能否比赛夺冠。现在,粉丝的支援方式已经超越了网络投票、购买唱片、抢购演唱会门票等阶段。大家一定还记得那个一夜之间爆红的邮筒,只因某位明星偶然间与它合了一张影,随后发生的事情就让人瞠目结舌:大批的粉丝蜂拥而来,夜以继日地自觉排队,只为了也跟那无辜的邮筒合一张影。这是无聊吗?是空虚吗?恐怕都不是,我觉得这是一种行为艺术,是粉丝们心有默契地支援偶像的一次大规模行动。在这个“注意力经济”的时代,粉丝们正是要以这种吸引社会关注度的方式告诉更多的人:这位明星是非常优秀的,值得我们仿效他。

  所以,不能简单地把粉丝行为归之为无聊或者疯狂,某种程度上他们可能恰恰体现的是策略。粉丝们充分利用了这个大众传媒时代的优势,充分发挥了手中掌握的麦克风的能量,联合起来把属于他们的偶像——往往是来自民间的明星——推向了前台。然后,他们又用锲而不舍的努力,帮助明星偶像不断获取更多的关注。很难想象这些举动的动力来自何处。曾有记者采访过某位当红明星的粉丝群,问他们如此不计时间、经费成本的付出,究竟为了什么?那群粉丝——大多是90后的年轻人——回答大同小异。他们觉得随着偶像不断取得成功,自己也感觉倍有光彩,同时偶像的成长也激励了他们。但是,在我看来,偶像的成功与粉丝自身的成功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回事,粉丝们更多享受的,可能倒是成功推出属于自己一代的偶像明星,或者说自己的审美趣味能够成为流行的那种满足感。

  粉丝文化让年轻一代的蓬勃生机与巨大诉求呈现在了社会面前,同时也暴露了芜杂与浅近的特点,像现在荧屏上流行的小鲜肉、中性美,就常常引来社会的质疑与诟病。但是年轻粉丝们积极的参与意识、表达审美风格的强烈诉求,以及强大的行动力与高度的组织性,却让人无法等闲视之。粉丝文化本身的复杂性,以及无处不投射时代的变动不居的影响,也让人难以对之骤下判断。毕竟,任何的文化形态都会经历一个由感性而理性、由芜杂而精致的发展过程,任何的文化形态又都要能够包容或者说直面代代年轻人标新立异的冲动与诉求。文化是最不怕交融的东西,交融反而会让文化变得更加茂盛与强健,这是粉丝文化值得我们重视的一大原因。

  但是,时下的粉丝文化背后,又往往闪动着资本的影子。资本力量的介入,常使粉丝行为不再那么简单与纯粹,有时候表面上的自发自为,实际上可能是一种营销,这就让人觉得粉丝文化变了味。而且,表达审美诉求虽是无害的,但若像一些铁杆粉丝天天追着明星跑那样沉溺其中,贻误正业,就是得不偿失了。最后,尽管每个人都有选择的自由,尽管职业上没有尊卑之分,但是在精神文化的领域,又确实有高下之别。古人讲“入门须正,立志须高”“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都是这个道理。既然粉丝的主体是年轻人,那么在选择文化偶像的时候,选谁不选谁就显得至关重要,因为这种选择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今后人生的文化品位与取向。所以,在这个所谓的“娱乐时代”里,倒是真心希望粉丝们多“粉”一些娱乐之外的更有底蕴的人与物。

标签: 偶像;粉丝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W02017022349666377272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