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对于中外媒体届时的高度聚焦,杭州也大可放平心态。只要我们做到信息及时公开、透明,表达出乐于与世界沟通交流的坦诚,国际社会一定会感受到杭州的美与真。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如今,总书记提出的“经常上网看看”,希望领导干部们能拿出游子“奔团圆”的勇气,将困难和拖延化作只争朝夕的紧迫感——经常上网看看。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孟子曰,“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互联网既是社情民意的“晴雨表”,也是改善公共服务的“加速器”,通过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的互联网,不仅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必须,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观点 > 网论天下 正文

域外听风|以“舌尖上的节约”创造财富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彭飞    责任编辑 杜博
2017年03月03日 11:11:18

更多

珍惜食物不仅是一种生活风尚,更决定着许多落后地区生命的存续。延续节约这种高尚的美德,关乎我们每一个人的未来。

  你是否有去超市专门购买即将过期食物的经历?近日,德国科隆新开张的超市“好食物”,专售临近保质期、甚至是刚刚过期的食品,同时不定价格,由顾客决定付多少钱。这刷新了不少人的认知。

  反其道行之,专打时间的擦边球,并非拍脑袋的创意。数据显示,德国每年有1800万吨食物被当做垃圾扔掉,约1/3尚在保质期的食物从未进入食客口中,而全球每年浪费的食物高达13亿吨。不仅导致大量资源白白流失,其产生的温室气体更是占到全球年排放量的8%,给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压力。不求“鲜”而求“省”,走出了一条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新路子。

  提倡节俭的生活方式,奇思妙想还不少:德国街头收集社区居民剩余食物的“共享冰箱”屡见不鲜,供需要的人免费取用;在丹麦,曾获北欧环境奖的手机应用“Too Good to Go”,能够显示身边哪些餐馆在打烊前有剩余食品低价出售;意大利甚至制定《反食品浪费法》,以减免税费的手段激励餐饮企业捐赠剩余食物,同时简化捐赠流程,最大限度降低企业成本……从新技术、新模式到新法规,政府部门、公益组织的协调,实现了食物在流通与消费领域的二次分配,满足了不少人的胃,更温暖着许多人的心。

  有人在挽回“看得见的流失”,有人也在制造“看不见的浪费”。研究表明,全球一半以上的食物浪费,发生在生产、粗加工和储存等上游环节,这些环节中的浪费现象不易被公众觉察。发展中国家由于食物生产、储存技术落后,大量浪费正发生于此。比如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因农具老旧、效率低下,在农作物收割阶段就产生大量浪费;不少鱼肉果蔬在运输途中因卫生状况差、仓库制冷效果不佳,还没上市就成了垃圾。

  食物过剩,稍有瑕疵的食品常被直接丢弃;技术落后,大量食物根本没机会端上餐桌。两种浪费的背后,其实不只是简单的产业上下游的划分,更映射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为弥合这种落差,不少跨国合作正在展开。去年,洛克菲勒基金会启动为期七年、耗资1.3亿美元的“明智生产”粮食计划,其中大部分资金用于帮助非洲地区解决粮食浪费问题。同时,借助各种国际合作机制,发达国家先进的粮食生产技术得以向发展中国家部分转移。在发展中国家内部,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模式也能够及时分享。这不失为解决粮食浪费问题的有效途径。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工业化的生产机制,支撑了便利、充足与多样的食品供给,但却留下了许多浪费的缺口。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意识到浪费的严重性,并通过技术与模式创新,重塑健康、绿色、可持续的生活方式。节约资源也是创造社会财富。珍惜食物不仅是一种生活风尚,更决定着许多落后地区生命的存续。延续节约这种高尚的美德,关乎我们每一个人的未来。

标签: 珍惜食物

推荐微信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W02017030337038443910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