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浙江故事①丨江南廉正第一家——浦江郑宅村
来源:浙江在线
作者:洪国荣 责任编辑
杜博
2017年03月03日 07:44:02
为弘扬浙江优秀历史文化,推进历史文化名村建设,【学习有理】与浙江农林大学联合推出浙江百村故事(第一期)。
为弘扬浙江优秀历史文化,推进历史文化名村建设,【学习有理】与浙江农林大学联合推出浙江百村故事(第一期)。
郑宅村隶属于浦江县郑宅镇,村域面积8平方公里,全村5700余人,为浦江郑姓的主要聚居地。自北宋以来,郑氏族人同居、共财、聚食达1500年之久。明太祖朱元璋敕封为“江南第一家”,人称“郑义门”。
明太祖朱元璋
朱元璋曾召见郑氏义门家长郑濂,询问他怎样才能治理好一个家族。郑濂回答说,谨守祖宗成法。他把郑氏家规呈给皇帝阅读。太祖看完后,对左右的人说:“普通人家谨守家规成法,尚且能够维持家族长远,何况是一个国家呢?”
从《郑氏规范》到《郑氏家仪》,郑氏家族从制度和礼仪上严密设计了族人一生的礼教课程表。郑氏义门之所以成为“江南廉正第一家”全在于此。自宋至清,郑氏义门共入仕374人,从无一人因贪腐去职或受罚。相反还出现了许多以清正廉明著称的族人。这里讲的是郑榦拒蟒倡廉的故事。
郑榦(1343-1425),字叔恭。永乐元年(1403),授湖广道监察御史,出使广东、闽南等地,安抚军民。
那是他刚到闵地上任时的事情,一天,他正在衙中理事,忽报当地父老求见,抬着一条五丈有余的蟒蛇向他献礼。郑榦到此不久,尚不知当地习俗,婉言谢绝。送礼者见他不肯收受,不敢多言,只好退下。
过了三天,送礼者又来求见,此次抬来的蟒蛇有六丈之长。郑榦见了,不胜诧异,又命退回,并沉声道:“本官绝不妄取民间丝毫财物,不管你们送何礼物,本官绝不会接受。你们若是不听劝告,继续胡闹,本官定当重重责罚,绝不宽恕!”送礼的人见他生气了,只得垂头丧气地把蟒蛇抬出大堂。
过了几天,送礼的人又来了,这次抬来的是一条七丈多长的蟒蛇。送礼的人进来后,先当堂跪下,流泪哀求道:“大人开恩,小民为捕巨蟒献于大人,组织四邻八村的乡亲,在深山密林中整整搜了几天几夜,幸而老天见怜,托大人的福,千辛万苦方得此蟒。大人若还嫌此蟒太小,小民再也无能为力了,情愿听凭大人处置。”
郑榦愕然道:“此话从何说起?我至今尚不明白,你们因何要向本官献蛇,为何屡次不听本官之命呢?”一个老者颤巍巍地上前回禀道:“大人,本地习俗,凡新官上任,须献蟒蛇一条,聊表小民恭敬之意,这已成惯例。前两次小民向大人献蟒,大人不收,小民以为大人嫌小,所以冒着生命危险,从深山中捕得这条罕见巨蟒,万望大人格外开恩,收下此蟒,不加小民之罪。”说罢,痛哭流涕,叩头不止。
郑氏宗祠
郑榦听了老人的哭诉,忙下堂扶起下跪乡民,和颜悦色地道:“本官初到闽南,不晓本地风俗,枉自连累你们费尽周折,实在有愧。”遂命差役收下巨蟒,拿出五十两纹银相酬。乡民哪里肯收,苦苦推辞。郑榦沉下脸道:“你们若不收钱,我绝不收受你们的礼物,请把蟒蛇抬回。”送礼的乡民不敢再推辞,只得收了银子,称颂叩谢一番,欢天喜地回去。
当晚,郑榦独坐灯下,想着家规祖训,想着乡人三次献蟒的情景,心情格外沉重。于是,援笔在手,铺纸毅然写道:“献蟒习俗,实乃贪官敛财勾当,深为不齿,今后予以取缔。官吏中倘有贪污受贿等卑污勾当者,严惩不贷,凡举报官吏贪弊情事者即赏!”第二天一早,郑榦就命差役将布告贴于大街小巷。从此,闽地各县摒绝了向新来官员送蟒的习俗,官场风气也大为好转。
(故事来自浙江农林大学中国农民发展研究中心)
标签: 郑义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