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观点 > 钱江潮评 > 钱江微评 正文

“让贫困群众排练台词”,春节慰问不该是一场表演

来源: 燕赵都市报 作者: 郝雪梅
编辑: 郑胜颖
2019年01月30日 11:14:38
分享到:

  资料图。图文无关

  春节将至,各地各部门给困难群众送温暖的慰问活动掀起高潮。然而,一位读者来信说:有的慰问却变了味。比如,有的送温暖队伍浩浩荡荡讲排场,不考虑困难群众感受;有的送温暖扎堆而来,乡镇部门疲于接待应酬,加重了基层负担;有的时候基层干部提前筛选对象,排练好台词,让被送温暖对象苦等几个小时后,才能领取一些慰问品。基层群众对于春节慰问是“既期盼又害怕”。(1月28日《人民日报》)

  春节送温暖,是经典的节日保留项目。一到春节前夕,送温暖的队伍就多了起来。送温暖,是温暖民心的举动,是照顾弱势的措施。然而,在一些地方送温暖却变了味儿,让困难群众“既期盼又害怕”——期盼的是过节的物品有了,害怕的是这些物品不是能够轻易到手的。

  为了凸显送温暖的效果,一些基层部门会精心设计送温暖环节,启动仪式要“敲锣打鼓”,家中慰问要“记者跟随”,领取物品要“群众感恩”。笔者就见过这样的场景,春节送温暖启动仪式被安排在繁华的道路中间,搭起了漂亮舞台,悬挂了红绿彩球,领导站到舞台中央,将物品一件件发给困难群众。对于这样的一些举动,有的困难群众“很不好意思”,他们表示:台下这么多人,领取物品的时候很有自卑感,这是要告诉所有人“我是贫困户”。

  还有的地方为了配合“领导的关爱”,提前把上台领取慰问品的困难群众组织起来,进行彩排。按照什么样的顺序上场;如何从领导的手里接过物品;和领导握手的时候注意什么;需要说什么样的话语……这些都要一一安排练习,甚至连接受记者采访的话语也需要“背底稿”、“上表情”。可以说,接受慰问品,困难群众是期盼的,可是如此大张旗鼓“广而告之”,也是对困难群众隐私权的侵犯。尽管说“贫穷不丢人”,可是把贫穷的信息告诉更多人,也不是“有面子的事情”。而且,还需要排练台词,这则是更大的伤害,也难怪一些地方的困难群众“害怕被慰问”了。

  值得一说的还有一种现象,就是春节慰问原本该是“爱如潮水”的事情,结果被一些人变成了“爱如洪水”,慰问的时候总是习惯找“最贫穷”的,找“最弱势”的。因此,为了配合拍照留念,一些“最贫穷”、“最弱势”的困难群众被“爱如洪水”所侵袭,其实给他们的物品也不过是一袋子米或者是一桶油而已。有一家敬老院的院长就十分不解:每到春节,都有好几拨送温暖的人,有的是单位组织的,有的是公益组织发起的,带来的慰问品不多,却一而再再而三给老人洗头、洗脚、打扫卫生。有的老人“一天都洗了好几次头了”,还得强颜欢笑陪着“合影留念”。

  春节送温暖不妨静悄悄。“贫困群众排练台词”之类的送温暖,让温暖寒了人心,春节慰问不该是一场表演。爱心静悄悄,才能让困难群众打心眼里感激。

标签: 困难群众;春节;慰问;慰问品;期盼;排练;既期盼又害怕;害怕;台词;基层负担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img.zjol.com.cn/mlf/dzw/zjcpl/qjcp/qjwp/201901/W020190130404760144388.jp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