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有理丨打好治水拳 决胜剿劣战
来源:浙江在线
作者:浙江省委党校省情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
张韬
2017年03月28日 07:22:06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剿劣战”中,我们既要有钢铁般的意志和决心,更要科学灵活运用各种战略战术。总结3年多来浙江治水实践,不仅形成了当代浙江治水精神,还形成了一整套经验、做法。打赢劣Ⅴ类水剿灭战,还须依靠治水精神,还须打好治水拳法。
剿灭劣Ⅴ类水,是我省践行新使命新要求新方位的必然要求,是“秉持浙江精神,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重大行动,是建设美丽浙江、给后人留一片碧水净土的应有情怀。在这场没有硝烟的“剿劣战”中,我们既要有钢铁般的意志和决心,更要科学灵活运用各种战略战术。总结3年多来浙江治水,不仅形成了当代浙江治水精神,还形成了一整套经验、做法。打赢劣Ⅴ类水剿灭战,还须依靠治水精神,还须打好治水拳法。
抓纲治水。一引其纲,万目皆张。抓住主要矛盾,就牵住了“牛鼻子”。“五水共治”的决策,从治水这个解决当下老百姓反映最强烈的江河湖水污染的具体突破口切入,进而倒逼决定浙江未来经济发展竞争力的整个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建设好“两富”“两美”浙江。这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矛盾分析法解决实践问题,运用抓突出矛盾推进全局工作的典型策略。浙江抓纲治水,思路非常清晰:
首先,明确把“五水共治”作为转型升级系列组合拳的最主要招法,反复强调要念好“拆治归”三字经,治就是“五水共治”。
第二,在“五水共治”中,又以治污先行。浙江省明确要求突出重点、扭住要害,竖起治污水这个“大拇指”。
第三,治水各个环节都有明确重点。比如,治污水以汰劣为要,浙江明确提出清 “三河”,全面消灭垃圾河,全面消灭黑河臭河。三年来,水体感官污染基本消除。今年,又进一步提出要打好劣Ⅴ类水剿灭战。抓纲治水抓住重点、统筹兼顾,充分体现了“五水共治”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智慧实践。
转型治水。浙江“五水共治”,既是用治水倒逼转型升级的过程,也主动通过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把握好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个科学治水的“衣领子”,从源头上解决好产生水问题根源的过程。
首先,关停并转对水体污染影响较大的一二产业。抓工业产业整治,特别是重点抓好铅蓄电池、电镀、印染、造纸、制革、化工6大重污染行业和地方特色行业整治。抓农业产业治理,全面完成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整治,关停淘汰养殖户近40万,生猪存栏量从最高时的1300万头降至600万头。
与此同时,浙江大力发展信息、环保、健康、旅游、时尚、金融、高端装备、文化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坚定不移地走绿色生态发展之路,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业和养生养老、创意产业等绿色产业,实现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优美的良性循环。这些举措跳出了为治水而治水的闭环,从根本上为治水提供了长远解决之策,跑出了转型升级的加速度。
责任治水。浙江治水是干在实处的治水,最关键的是把治水责任落到了实处。在浙江,最具鲜明特色的是“河长制”。
早在2008年,湖州市长兴县率先试行“河长制”。2013年11月,浙江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全面实施“河长制”,进一步加强水环境治理工作的意见》。依据河道分级情况,浙江省建立了省级、市级、县级、乡(镇)级一直到村级的五级“河长”体系,实现了“河长制”全覆盖。全省配有6名省级河长、199名市级河长、2688名县级河长、16417名乡镇级河长,各村、社区也相应配备了河长。据统计,全省共有各级河长6.1万名。
“河长制”是浙江省“五水共治”管理体制改革创新最为典型的表现形式,通过明确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和基层党员干部担任“河长”,使各河流、河道的整治和管理明确到了具体的点、责任明确到了具体的人。“河长”们把责任扛在肩上,把治水与工作直接挂钩,实现河道水质与水环境的持续改善,他们功不可没。
工程治水。治水的过程也是工程建设的过程,没有牢固的工程作为保障,治水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根之基。在“五水共治”过程中,治污水重点要抓好清三河、两覆盖、两转型;防洪水重点抓好强库、固堤、扩排工程建设;排涝水重点抓好强库堤、疏通道、攻强排工程建设;保供水重点抓好开源、引调、提升工程建设;抓节水重点抓好改装器具、减少漏损、再生利用和雨水收集利用。
全省实施了“十百千万治水大行动”,建设蓄水调水排水等骨干型枢纽工程,除险加固水库、海塘河堤,整治疏浚黑河、臭河、垃圾河,清疏给排水管道,增加入海、城市内涝应急强排(机排)能力。通过以工程建设为保障,对治水工作项目化、项目目标化、目标责任化、责任具体化,实现了步步为营、稳扎稳打的推进效果。同时,这些公共工程也起到了拉动投资需求、促进经济发展的效果。
科技治水。“五水共治”既是一个复杂的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也是一个考验技术水平的过程,处处离不开科技的支撑。浙江省市县三级科技部门坚持“打头阵、当先锋、做尖兵”,主动征集技术需求,研究破解治水技术难题,有效形成了科技治水的工作合力。全省共征集“五水共治”技术需求50余项,科技成果56项,建立了50余名的治水专家库。“城镇污水处理厂稳定达标关键技术研究及工程示范”“钱塘江饮用水源敏感物质甄别、毒性安全及防控措施研究”“水晶加工装备提升、废水处理、废渣利用技术”“高负荷地下渗滤污水处理复合技术”“淡水水产养殖水污染控制技术”等重大科技项目已经应用到治水第一线。
此外,浙江省还建立完善了“五水共治”标准体系,加强“五水共治”信息化建设,一批治水关键技术、共性技术、适宜技术得以研发、攻关和应用,充分发挥了科技对“五水共治”的有力支撑作用。
法治治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五水共治”必须在制度管根本管长远上下功夫。
一是健全法律法规。重视环境立法,仅污染防治方面就出台了《浙江省综合治水若干规定》等20多部法规规章。“五水共治”开展以来,又出台了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等地方规章,较好地夯实了治水的法治基础。
二是把治水作为深化法治浙江建设的重要战场。严格环境执法,坚持日常监管和专项整治相结合,深入开展各类环保专项行动,重点打击重污染行业企业、饮用水水源保护地、污水处理厂、畜禽养殖污染等存在的环境违法行为。对污染排放较重、不符合产业政策或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的“低、小、散”企业和各类小型加工场依法进行清理整顿。
三是建立了环保领域非诉案件执行联动配合机制。推动建立了“裁执分离”下政府主导、多部门参与的联动执行机制。治水部门加强了与公检法的联动,对环境违法实行“零容忍”,始终保持执法监管高压态势。通过法治的力量,有力地保障和推动了“五水共治”进程。
示范治水。在推进“五水共治”工作中,典型示范是不可或缺的,这也是浙江“五水共治”工作方法改革创新的重要内容。全省各地都非常重视发挥典型示范作用,更好地推动“五水共治”工作。比如,全省面上以污染最为严重的浦阳江为突破口,重拳出击,撕开口子,打开工作局面。常山县在垃圾处理上树立三个典型:对山区村实行“新昌模式”,对集聚村实行“大桥头模式”,对城郊村实行“同弓模式”,这对不同类型的村产生了积极的示范效应。
浙江在省内主要媒体开设治水专栏,多渠道、多形式广泛宣传各地推进“五水共治”的做法与成效,省市县各级治水办通过简报、现场会等形式加强典型宣传,既有效地凝聚了治水的正能量,同时为量大面广、情况各异的地方有针对性地提供了指导。
合力治水。“五水共治”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组织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凝聚力量、形成合力。
注重强化组织领导。浙江省各级党委政府都普遍建立了“五水共治”工作机构,治水工作由党政负责人亲自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党委或政府分管领导担任治水办主任。为保证有效统一领导指挥,各地都集中抽调了一批专业人员进行集中办公。
注重健全有效运行机制。制定了省“五水共治”工作领导小组工作规则、成员单位职责分工、工作考核办法、工作督导方案,明确了治水体制机制建设的框架、内容和方向,明确了目标指标体系、标准评价体系、考核体系、组织领导体系、多元监督体系,形成了有效的组织工作机制、上下游协调机制、全民参与机制等有效工作机制。
注重整合各方力量。注重从治水主体上进行多元化推进,明确政府引领、企业主体、公众参与的职能分工,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合力,防止政府包办“五水共治”的所有事务和“单打独斗、孤军奋战”的做法,构建起“政府—企业—公众”三大主体、三足鼎立、相互制衡的治水格局,形成了凝聚各方力量治水的强大合力。
舆论治水。“五水共治”作为全省的公共性事件,良好的舆论氛围和一定的舆论压力,对于共识形成和工作推进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在推进“五水共治”中,新闻媒体发挥好舆论引导监督作用,对各种污染现象予以曝光,成为广大干部群众的聚焦点。各地水体污染情况一旦被曝光,当地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迅速出动,落实整改措施,这对污染主体的整改、对政府主管部门的监管来说,都能促成最高效的整改行为。
与此同时,各地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渠道,广泛深入宣传与“五水共治”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规定,切实增强全社会有关水的法治意识和法治观念,让依法治水、依法用水、依法护水的理念根植在广大群众心中。
全民治水。“五水共治”最终目的是让群众享受良好的生态环境,体现的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在“五水共治”中,必须坚持群众路线,把人民群众组织发动起来,听取群众呼声、尊重群众意愿、依靠群众智慧和力量、调动群众积极性。形成全民治水氛围,共同演奏恢宏的时代治水乐章。
积极组建了各种治水队、护水队、宣传队、市民监督团、义工服务队,开展干部带头、群众投劳、村企结对等公益活动,积极投入到一线治水中去。支持绿色非政府组织和绿色社区创建等方式推动“五水共治”,开展“跟着河长去巡河”等活动,广泛吸引全省公众关注治水。加强“五水共治”志愿服务队伍和体系建设,全省共建立2.67万支治水志愿服务队伍,用实际行动参与治水。
标签: 治水;浙江;浙江省;工程建设;污染;工作;整治;法治;关键技术;技术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