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观点 > 钱江潮评 > 热点观察 正文

善治方能让老小区“回春”

来源: 浙江新闻客户端 作者: 评论员 周宇晗
编辑: 郑胜颖
2019年03月01日 09:09:45
分享到:

  近日,多路记者对全省各地老旧小区进行深入调查,发现缺少物业服务、老小区改造困难重重、人员流动率高带来多重管理隐患等问题,已经成为老旧小区共同的“烦恼”。

  事实上,在营造良好居住环境方面,许多小区都有强烈共识,也采取了实际行动,如自发组建业委会、雇佣物业公司等,但成效并不明显。这是因为小区的管理大到小区形象维护、公共资产运营,小到绿化、卫生、维修,涉及业主、工作人员、物业公司各方利益,更是长久的工程,不能仅凭业主们自发的热情,没有统一权威的管理机构和专业化的管理团队助燃,小区系统化、规范化管理之火就无法旺盛燃烧。

  随着城市发展,小区日益成为城市管理的重心、城镇居民生活的家园和各类经济社会组织活动的舞台。解决好早期建设的小区存在的问题,不仅可以反应出社会治理水平的提高,更能增强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尤其是老小区改造项目,在让原住民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城市发展带来的红利的同时,盘活了旧资源,创造了新的经济增收点。例如杭州的兰桂花园,通过将业主活动室改造成饭店、自来水增压泵房改造成商铺等一系列举措,充分提高了空间利用效率,被称为杭州最会赚钱的小区。

  小区在基层治理中的重要性以及小区管理的复杂性,决定了在推进老旧小区现代化管理的过程中,首先要明确政府与小区管理机构如业委会之间的分工合作关系。在日常运营方面,业委会可通过完善相关机制、公开资金信息、拓宽沟通渠道等方式建立公信力、提高管理和服务效率;而在重大改造项目方面,则需政府提供政策、资金、资源、信息等各方面帮扶,确保民智和民意得到有效回应。其次,让老旧小区重焕生机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方面,不同小区居住环境和人员构成不同,另一方面,小区生活中涌现的新情况,如外来人口增多、培训机构屡禁不绝等,都说明传统的管理和服务模式未必奏效。在落实相关措施时,要避免惯性思维、“一刀切”、面子工程,确保治理成效禁得起检验。最后,专业的事要让专业的人来做。小区管理事务繁杂,业委会“面面俱到”、大包大揽,容易分散时间和精力。社会化的物业公司虽然追求经济效益,但在安保、消防、公共设备保养等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在老小区重开发、再管理的过程中,不妨紧抓物业服务定价和服务质量这一核心关系,探索更多与专业物业公司之间合作的模式。

标签: 老小区改造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img.zjol.com.cn/mlf/dzw/zjcpl/qjcp/rdgc/201903/W020190301329836168578.jp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