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观点 > 钱江潮评 > 时评头条 正文

大运河畔,让世界倾听民族精神的回响

来源: 钱江潮评 作者: 池章
编辑: 程永高
2016年09月05日 21:55:05
分享到:

  无论你是否赞同,我始终觉得,“G20”像一首是京杭大运河穿过千百个春秋岁月传来的乐章。

  这不得不从它的LOGO说起。

  相信很多人都和我一样,被这个LOGO图案及创意深深吸引。小小的一方图案里,却将最具东方神韵的中国气质,与最fashionable的国际范儿,水乳交融浑然于一体。20根线条代表20个国家(每根线条形似光纤,寓意信息时代的互联互通),在绘制“〇”型同心圆的向心作用力下,凝心聚力架起的一座全球经济增长之桥、国际社会合作之桥、面向未来的共赢之桥。同时辅以G20 2016 CHINA和篆刻隶书“中国”印章,彰显了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与英文CHINA相呼应。

  峰会LOGO主创团队是中国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副教授袁由敏和他的两位学生。据说,整个工作前后持续了大半年的时间,各式各样的修改稿堆叠如山。他们认为,能在那么多候选设计稿里胜出的主要原因是,他们的LOGO中杭州元素、中国元素和世界元素有机融合,很好地诠释了G20峰会的精神。

  杭州是江南水乡,桥是这个城市特有的一个文化,同时也是连接双边,构建对话机制的象征。这不得不令人立刻联想到,在这个城市中静默地沉卧了两千多年的京杭大运河。两千多年的辉煌历程,奔腾如虹。它源于战争,却兴于和平。

  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为了争霸中原,在长江三角洲疏通了由今苏州到扬州的“古故水道”,开凿“邗沟”。这便是大运河最初的雏形。随后的无数个日日夜夜里,运河不断延伸拓展、裁弯取直、桥接各段,路线也随着历代京都的改变和黄河的改道,几经变迁。它的命运一直在这种顺势而上的变与不变中勇往直前。也正是这种势如破竹的变革前进,让它日益积蓄起了巨大的潜能,逐渐承载起不可替代的历史使命——中国东部沟通内河、联系海港的南北水运交通干线,兼具的灌溉、防洪、排涝之利,对历代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交流和发展都影响深远。

  到了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再次为它注入新的活力,大大增扩了沿岸灌溉面积和排涝面积,对下游地区农田和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大意义。2014年6月22日,在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大运河项目当之无愧地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可近几年,受干旱和农业灌溉等因素影响,大运河少部分河段出现干涸现象,于是有人开始质疑他对人类文明发展的贡献。国家和当地政府高度重视,及时采取多种举措综合治理,保护大运河。2015年7月8日,停航一年的京杭大运河枣庄段,正式恢复通航,大运河山东段全线贯通。又一次,强大的中国人民用共同的智慧和力量,为古老的大运河重添生机。

  这条中国版图上唯一南北走向的人工运河,把五大水系结合起来,沟通了大半个中国,这是真正体现人与自然共赢共生的“天人合一”。虽然也曾面临困境,但被滋养孕育起来的沿河城市和劳动人民,用它赐予的智慧和文明、信念和精神,在每个艰难坎坷关头,坚定地和它站在一起齐心协力攻克难题,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大运河早已成为运河儿女生命里的一部分,是沿河城市文明不断前进的动力和源泉。

  如今,一个重要的历史时刻又将在大运河畔载入史册。世界聚焦杭州时间。大运河未卜先知,在“G20”的名片上,不着痕迹地刻上了它的寄语:运河岸边每一座璀璨如珠的名城古镇,积淀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凝聚了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宝贵财富,传承着运河儿女世代绵延历久弥新的人文精神,那就是亘古不变世代相传的勤劳善良,是顺势能变、逆流能上的智慧勇敢,是凝心聚力、排除万难的责任担当!

  2016年9月,京杭大运河在美丽的杭州与世界文明相遇。我们有理由坚信,汲取了运河精神精髓的杭州儿女,更加有力量担当起“办好G20 当好东道主”这个重要的历史使命。他们定能听懂大运河的心声,全力以赴在“G20峰会”中再次点亮中国精神,注入民族自信,在重大历史进程中迸发蓬勃的浙江生机!

标签: 大运河;LOGO;京杭大运河;运河

推荐微信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