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观点 > 钱江潮评 > 时评头条 正文

【学思践悟十九大】哲言:社会主要矛盾转变是把脉时代发展的务实判断

来源: 浙江在线 作者: 哲言
编辑: 王天骏
2017年11月01日 11:48:20
分享到:

001.jpg

  刚刚闭幕的党的十九大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重大判断。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重大变化,不仅意味着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而且预示着国家发展重心、发展战略、发展理念的重大变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要标志。

  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改革开放近40年,中国已经告别了贫穷,GDP超越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落后的社会生产”的表述显然已经不符合当前的社会发展现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却逐渐凸显,比方说,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不同行业、不同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也逐渐拉大,脱贫攻坚的任务还很艰巨,粗放的发展方式导致大量的生态环境问题,创新能力不强,实体经济与互联网金融发展失衡等。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得到解决,将会深刻影响中国发展后劲,影响广大民众的幸福感获得感。中国自古就有“不患寡而患不均”的说法,发展不均衡不仅仅是经济问题,而且已经发展成为具有广泛关注度的社会问题,关系十三亿多中国人的未来。

  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到“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虽然只有几字之差,却折射出发展理念和发展阶段的重大变化。我们已经走过了那个物质匮乏的时代,今天人们的需求变得越来越多元,大家期盼更公平的发展环境、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等等。也就是说,这个美好生活突破了以往我们所说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而转向对公共服务的需要,包括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方面面。

  一个社会的主要矛盾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发展阶段的变化而变化。改革开放初期,面对经济落后的社会现状,邓小平提出,当前我们的主要任务是解决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的问题。抓住主要矛盾,才能破解发展难题。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到追求发展的均衡性,这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十九大报告在广泛吸纳民意的基础上,创新了理论表达,抓准了当前我国基本国情,凝聚了社会共识,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

  改革是破解矛盾的核心举措,实现更平衡更充分的发展,就要改变原有的思维定势和路径依赖。一要解决好区域、城乡和群体发展差距问题,这也是供给侧改革需要格外警惕的一点,当前中国的贫困问题主要还是区域性的,这就需要形成一个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格局,解决好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而另一部分地区另一部分人并没有跟上来的困局。二要解决好经济结构改革的问题,破除体制机制弊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容易的、皆大欢喜的改革已经完成了,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如何推动国企改革、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强化金融监管、建立房地产长效机制等等,这些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只有敢于“突破利益固化藩篱”,才能激发社会活力,谱写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三要解决好经济环境失衡问题,转变发展方式,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报告已经将绿色发展的相关内容写入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事实一再证明,过去那种粗放式的、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经济和环境从来不是相互矛盾的关系,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金钥匙,要让绿色经济成为发展的新引擎。可以预见,随着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下一步国家治理方向和发展理念也将迎来深刻变革,中国人民将在不断化解旧矛盾直面新矛盾的征程中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标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发展;矛盾;发展理念;改革开放;平衡;发展方式;绿色发展;贫富差距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img.zjol.com.cn/mlf/dzw/zjcpl/qjcp/ttsp/201711/W02017110138265342578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