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观点 > 钱江潮评 > 时评头条 正文

地评线 | 人穷志不短 扶贫当扶志

来源: 金华新闻网 作者: 何轶伟
编辑: 凌鑫
2019年09月20日 16:00:11
分享到:

  9月17日上午,正在河南考察调研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光山县文殊乡东岳村考察当地脱贫攻坚工作成效和中办在光山县扶贫工作情况。他对在场的群众说:“党的政策好,还要靠大家去落实。你们要自力更生、自强不息,不仅自己脱贫,而且要争当脱贫致富的带头人。我一直强调扶贫既要扶智,又要扶志,一个是智慧,一个是志气,不光是输血,还要建立造血机制,脱贫后生活还要不断芝麻开花节节高。”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创造了减贫史上最好成绩。从2012年末的9899万人减少至2018年末1660的万人,按现行农村贫困标准,我国连续六年农村每年减贫人数均保持在1000万以上。然而,扶贫攻坚越到后面越难,如今剩下的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需要我们以钉钉子的精神做到精准扶贫。

  贫困其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思想上的贫困和志气上的贫困。一个地区贫困的原因有很多,脱贫难既有历史因素,也有现实因素,有的自然环境差,有的经济基础薄弱,有的交通不便,有的缺乏产业支柱,在一些区域内还存在发展不均衡、不充分等问题,还有一些地区在脱贫中会伴随新问题和新挑战。然而,这些都是贫困物质上的原因,可以通过物质帮助得到缓解,若想实现真正的脱贫,还需要“授人以渔”,打破思想上的“贫困枷锁”,树立起脱贫之志。近日,云南省昭通镇雄县政府官方拒绝“啃老”贫困户的行为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怒赞。虽然,脱贫攻坚战是我们必须打赢的一场战役,全面小康一个都不能少,但这并不是“懒汉”和“啃老族”坐等福利的借口。

  浙江这片土地的发展史正是一部脱贫史书。“七山二水一分田”,浙江正是这样一个禀赋不高、资源匮乏的省份。但我们没有因此而甘于人后,勤劳、勇敢、智慧的浙江儿女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靠着日复一日的筚路蓝缕和艰苦创业,实现了从一穷二白到经济大省、从绝对贫困到全面小康、从百废待兴到创新创业的沧桑巨变,成为京沪之外人均收入最高的省份。2017年底,全省2.7万多个村实现村庄整治全覆盖,家庭人均年收入4600元以下绝对贫困现象全面消除,目前扶贫工作的目标已不是解决“温饱和生存”问题,而是解决“生活得更好一些”的问题。

  扶贫先扶志,治穷需治懒。俗话说“肥地也怕懒汉”,扶贫扶得了一时,扶不了一世。外出打工嫌远,地里劳动嫌累,如巨婴般送来食物还要人喂,那么即便有金山银山,都会有坐吃山空的一天。在近些年的扶贫之路上,有不少地方抓住了机遇,凭借当地人民的勤劳和智慧在脱贫后过上日渐富庶的日子。最近央视播出了一则脱贫新闻,在贵州黔东南的黎平县盖宝村,有七位侗族姑娘用直播和短视频的方式宣传民族文化、助力家乡脱贫在网络走红,该村借机实施村民入股的“圆梦计划”,发展起旅游产业,还设立了全国首个短视频网络销售园区,助力更多贫困户脱贫。倘若有心、有行,大山深处也能走出贫困,偏远小渔村也能铸就深圳传奇,毕竟“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习总书记说,不断地追求幸福美好的生活,是永恒的主题,是永远进行时,是做不完的事情,所以我们还要继续做下去。脱贫只是贫困地区人民在奋斗之路上迈出的第一步,迎难而上,久久为功,立志追求美好生活,才是脱贫的真正意义所在。凭借勤劳和智慧,我们一定能在华夏大地上书写出人类历史上最成功的脱贫故事。


标签: 脱贫;扶贫工作;光山县文殊乡;工作成效;造血机制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