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观点 > 钱江潮评 > 时评头条 正文

【地评线】潮评|把握机遇推动长三角一体化顺势而上

来源: 浙江在线 作者: 蓝炜
编辑: 陶悦清
2020年08月21日 11:03:40
分享到: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长三角区域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进程不断加快,在疫情期间交出了满意的“区域答卷”,也在新发展格局中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19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宝武马钢集团考察调研时,勉励马钢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把握机遇、顺势而上,特别是要把自身改革发展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有机结合衔接,力争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不断发展壮大自己,也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把握机遇、顺势而上,这是对长三角区域所有企业和城市的勉励,也是在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对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要求,主动作为才能避免被动追赶,顺势而上才能在大浪淘金中洗尽泥沙现真金。今年上半年,苏浙皖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速均领先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速,其中,江苏0.9%、安徽0.7%、浙江0.5%,而上海二季度以来经济运行各项指标同样显著回升。

  从应势而动到迎难而上,让“链接”更及时更完整。国内大循环离不开产业链、供应链的畅通,长三角区域为破界探路提供了示范。无论是抗击疫情“上半场”的企业“用工难”,还是下半场应届毕业生的“就业难”,长三角的协同互助在破局纾困中都比以往更紧密。从“前呼后应”的应势而动,到“一呼百应”的主动配合,长三角区域间的默契协同突破了省域、市域间的时空限制。通过“G60科创云”平台上线“G60共同抗疫”专区,为物资生产协同、事前事后协同、产业链协同、科技赋能协同、惠企政策协同提供了平台支撑,打通并破解了产业链的堵点、难点;通过“G60科创云”的“九城纳贤”专栏,科学筛选、精准对接,发布4.5万余个中高端用工需求,不断提高人岗相适的匹配度。

  从“舒适区”到“示范区”,让“中国创造”的蜕变不断加深。国内大循环呼唤产业链和价值链的重构和深度“链接”,更需要让更多市场要素自由流动,激发“中国创造”的不竭动力。随着《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示范区产业发展指导目录》和《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先行启动区产业项目准入标准(试行)》的出台,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的传统产业面临着更高要求更高标准,只有走出“舒适圈”,才能当好“示范生”,只有推动科技创新、创意升级,才能赋能传统产业,实现从量的增长转变为质的提升。让产业走出“舒适区”,让一切促进发展的资源“动起来”,进一步共享科研资源、人才资源,实现产业链各环节的“组团打拼”,才能在数字经济和智能制造的基础优势中发展5G+、北斗+等新产业、新业态,在集群优势中形成内循环。

  从点上发力到政策联动,让营商环境更具吸引力。营商环境的优化是推进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必要前提。为支持和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从上到下、由点到面的政策活水源源不断,让一体化发展在波诡云谲的世界经济大潮中,锚定目标、乘势而上。一年来,长三角地区在政策端频频发力,上海、江苏、安徽、浙江纷纷出台了稳外资、助企服务等政策;国家税务总局在前期推出16项税收支持措施的基础上,近期再推提升税收大数据服务能力、深化增值税电子发票应用等10项税收征管服务措施;长三角一体化金融总部在上海成立,打造长三角一体化区域具有创新特色的金融发展新高地。从吸引企业、留住企业、激活企业到形成集聚效应,靠的不是口号,而是实实在在、充满活力的便利举措。

  当前经济形势仍然复杂严峻,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中蕴含着机遇与挑战,把握机遇、化危为机,在超大规模的内需市场下,在长三角区域城市的比较优势、长三角产业的集群优势下,积极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必能顺势而上、乘风破浪。

标签:

推荐微信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