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壑幽深,山木疏秀,数十峰一峰一状,数百树一树一态。元代画家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以浙江富春江为背景,描绘了一幅怡神悦性的山水画。2005年8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浙江湖州安吉考察时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15年来,浙江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为指引,积极打造“诗画浙江”,着力建设现代版的《富春山居图》。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将经济建设和生态建设分别具象化为“金山银山”和“绿水青山”,对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进行了通俗易懂的阐释——我们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生态效益是形成经济效益的环境基础,而经济效益则是生态效益得以改善的必要条件。经过15年的实践检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被证实凝结了中国智慧,是经得起推敲和考验的发展理念。
《旧唐书·魏徵传》中曾提及:“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历史是第一面镜子,今日提出的问题其实在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里都可以找到答案。而人是第二面镜子,以他人成败得失,引以为鉴,以免重蹈覆辙。
历史的长河里积淀了无数先人对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探索,一路走来,不断有人传承与创新。而我们身为后继者,首先需要做的就是乘着记忆的帆船,将其捞起,以古证今。
西汉初年刘安编写的《淮南子·主术训》是第一篇对古代生态环境保护最完善的论述,对先秦环保思想作了系统总结。其中提出“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等理论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雏形,指出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和谐关系,两者相辅相成,互惠互利。从《易经》“太和”的观念到孔子师徒的“和为贵”,以及明代朱熹提出“天人一理,天地万物一体”之说,都明确表明了人与自然的本质关系,与今天我们倡导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是一致的。人与自然和社会之间的持续协调发展,不可盲目注重经济效益而忽视生态效益,这必将导致两者的负增长。
历史提醒着我们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是对传统生态观的继承与发展。与此同时,因忽略生态而造成不可挽回后果的例子,则为我们敲了警钟,以人为镜才能行稳致远。据统计,我国每年有近260多万公顷农田遭受酸雨污染,粮食作物减产10%左右。仅广东、广西、四川和贵州四省区,因酸雨危害每年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4.5亿元。
坚持以史为镜、以人为镜,才能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中找准高质量发展路径。浙江温州始终遵循习近平总书记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做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共同和谐发展,统筹推进系列生态创建活动,加快建设美丽浙南水乡,大力推进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在这里,能看到远离喧嚣、淳朴自然的泰顺、文成,全国唯一的以县域命名的4A级景区“海上花园”洞头,努力为“八八战略”注入新鲜的温州样本!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顺应了新时代发展的需求,是对可持续发展中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最好的阐述。我们谨记,生态效益是形成经济效益的环境基础,而经济效益则是生态效益得以改善的必要条件,经济效益不能以牺牲环境效益为前提!
推荐微信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