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文化消费是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消费、拉动内需的重要手段。尤其是疫情之下,人们更需要通过文化娱乐来缓解压力、调整心态。因此,积极、健康、向上的文化产品,能让心灵得到滋养、精神得到振奋。
然而,由于社会文化的丰富性、多样性和包容性,社会意识形态仍存在着不少恶俗恶劣的现象,一些“黄”“非”文化垃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背道而驰,不仅严重扰乱了文化市场秩序,而且还侵犯了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对文化市场的平稳运转产生了不利影响。
“扫黄打非”作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既是一场严肃的政治、经济、文化斗争,也是一场文明战胜腐朽的长期斗争,更是建设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大首次把“开展扫黄打非、抵制低俗现象”写入报告,将其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这充分表明“扫黄打非”工作任重而道远,必须要向深度进发并取得关键性突破,为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营造良好的思想舆论氛围和社会文化环境。
“扫黄打非”行动自20世纪80年代末在全国范围开展以来,作为宣传文化领域需要长期坚持的重要基础性制度安排,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紧密关联。当务之急,就是要抓住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紧紧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持续正本清源,着力守正创新,扎实推进“扫黄打非”工作,着力构建群防群治、全民参与、协同联动、齐抓共管的的良好局面。
推进“扫黄打非”工作,须打防并举、标本兼治。面对网络直播、网络文学等已成为“黄”“非”问题滋生的温床,低俗信息屡禁不绝“野蛮生长”的新形势新特点,要坚持系统治理,将谋长远与抓当下、点上打击与面上整治、源头治理与渠道管控相结合,深化部门与区域联防协作,强化网上协同管理,压实企业主体责任,并与思想教育、行业自律、群众参与结合起来。同时,以强化日常监管为基础,建立严密的防控体系,对涉“黄”涉“非”现象保持高压严打态势,坚持打防并举,做到标本兼治,让“扫黄打非”不留死角、没有盲区。
推进“扫黄打非”工作,须强化队伍建设,夯实基层力量。要整合各种资源和力量,构筑立体化工作格局,积极引进和培养熟悉法律、经济、信息技术等方面的专门人才,提高“扫黄打非”队伍的技术装备和专业化水平。同时,通过“靠前工作、主动发掘”的工作方法,充分调动群众参与“扫黄打非”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注重发挥城乡社区网格员、“五老”群体等社会力量的作用,加强“扫黄打非”志愿者队伍建设,将“扫黄打非”融入日常巡查、入户调查等与群众联系密切的日常工作中,使“扫黄打非”常识宣传到千家万户,着力解决基层群众反映强烈的“黄”“非”问题。
推进“扫黄打非”工作,须推进网格管理,筑牢群防群治。群众举报是开展“扫黄打非”工作的有力手段,是“扫黄打非”案件线索的重要来源。在全面加强举报受理工作,拓展网络、电话、信函等举报渠道,优化受理程序,提高处置时效的基础上,以坚持依靠人民的原则,鼓励广大群众参与“扫黄打非”举报与监督工作,推进网格化管理,收集涉“黄”涉“非”线索,构建“任务逐级落实,信息层层上报”的管理体系,确保上下贯通、协调顺畅,让群众举报成为“扫黄打非”的千里眼、顺风耳,形成群防群治的良好局面,让“黄”“非”无处可遁。
推进“扫黄打非”工作,须发挥资源优势,倡导新风正气。在一些农村基层地区,由于缺乏代表正能量的优秀文化,导致文化荒漠化现象,让“黄”“非”等低俗文化有了可乘之机。对此,要主动作为,充分利用乡镇文化站、社区图书室、农家书屋和村级阅览室等资源优势,经常性组织基层群众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文化下乡等活动,并采取宣传栏、电子屏、宣传手册及微博微信等有效手段,积极营造健康向上、风清气正的文化环境,将优秀的精神产品输送到基层,丰富基层群众的文化生活,特别是要关注和保护青少年群体,织牢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保护网,引导青少年绿色阅读、文明上网,自觉远离和抵制“黄”“非”信息。
推荐微信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