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强调,“十四五”时期,我们要把文化建设放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切实抓紧抓好。进而,他用四个“重要”阐述文化在未来五年国计民生中的坐标——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文化是重要内容;推动高质量发展,文化是重要支点;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文化是重要因素;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风险挑战,文化是重要力量源泉。
文化的力量在于其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能量和感染力。历经千年的思想沉淀,文化是维系民族命脉的纽带。一个没有文化,不重视文化的国家走不长远,但文化建设也必然不会一蹴而就,而是需要“历史耐心”的沉淀、挖掘和思考。
我们的文化悠久灿烂,却也饱经忧患沧桑。在一代代的传承中历久弥新,尤其是在民族危急存亡的关口,总有新的力量萌发,带着对文化的深切拷问和反思,滚滚向前。当然这个过程既有响鼓重敲,也有左顾右盼甚至全然怀疑、否定,好在渗透在民族血液中的文化积淀,无论经历了怎样的磨难与考验,最终都以民族记忆的不断恢复,和否定之否定的清醒选择,激发我们向上的力量,让中华文化在新的历史轨道上,闪耀出自觉自信的光华。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曾提出,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是人类文明取得重大突破的“轴心时代”。就中国而言,这段时间也是我们思想文化大爆发的时代,诸子百家,思想激荡,奠定了我们的文化基础和根脉。往后的千年,都是承袭这种思想基础进行新的阐述和解读。在上个世纪末,美国哈佛大学、法国巴黎大学都提出“新轴心时代”概念,认为在21世纪,世界文化可能会有一个大的转变。贞下起元,利有攸往。中华民族如何走向复兴,中华文化的生命力和持久力将是重要影响因素。
其实,剖析为我们的传统文化,重要的两对关系是“道与器”“静与动”的关系,所谓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而动与静的辩证不管是在兵法还是诗词中,都有着大量的对比表述。这种关系的指向在于撇掉浮面的泡沫、守住精神的根基、看到现象的本质。这样的“文化根性”,正可化解浮躁,塑造我们时代的文化气质。
当然,建好我么的精神文化家园,就要守住我们的历史文化遗产。一个是静态的保护,就是保护在资料库、图书馆、博物馆的书籍、文物和历史文化遗迹;一个是动态的保护,就是在生产、生活中保护仍然存在的文化习俗。
不管时代如何变化,不变的是文化与时代的“对位”。而历史的演进反复证明,我们的文化在探索生存方式与生活方式的诸多方面,积累和完成了大量不可背离与撼动的恒常价值,这些价值观和价值体系不能颠覆。因此,我们必须以高度自信的心态,去挖掘和提升这些有价值的东西,使其成为人民精神家园的丰富养料。
但也要明确,文化建设要下慢功夫,需要理性精神和平常心态,需要责任情怀和精神定力,更需要有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前赴后继、百折不挠的坚持与努力。我们的敦煌壁画、大足石刻、龙门石窟,无不以千百年的持续建设史,昭告着文化建设的内在规律。
文化是一个民族雕塑心灵的刻刀,刀工越细心、精致、耐久、考究,越是能使一个民族的精神丰富、优雅、深厚、博大,所以好事多磨,用慢工出细活的态度,建设好我们的文化家园,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源源不断的内在精神动力。
推荐微信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