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观点 > 钱江潮评 > 时评头条 正文

【地评线】潮评|脱贫攻坚要靓面子厚底子实里子

来源: 浙江在线 作者: 黄侠碧
编辑: 孙璐
2020年09月26日 15:22:12
分享到:

  “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放眼神州大地,一项项精准滴灌的扶贫措施,让昔日穷乡“焕新颜”“披金银”“瓜果香”,也让千千万万贫困群众摘掉了“穷帽子”,过上了好日子。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也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广大人民群众的庄严承诺,对于贫困地区的群众来说,这更是对他们向往的美好生活掷地有声的回应!
  绿水青山绘美景,扮靓脱贫攻坚的“面子”。如何能让“好风景”成为“好钱景”,实现生态与脱贫的“双赢”?生态环境是生存之本,发展之源。从“脏乱差”到“美如画”,从“山区”为“景区”,全域旅游让数万贫困户端起“绿饭碗”,吃上“生态饭”。乘风破浪,砥砺前行,奋力奔跑在绿色脱贫的道路上,我们更要咬定青山不放松,快马加鞭不下鞍,不因困难而不为,不因风险而躲避,不因阵痛而不前,坚持国家绿色发展战略,坚定不移地走生态脱贫之路,让这片资源富饶的华夏大地升腾起致富的希望。
  教育引领兴产业,厚植脱贫攻坚的“底子”。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内生动力对扶贫开发的决定作用,强调“扶贫要同扶智、扶志结合起来,智和志就是内力、内因”。教育脱贫是根本之策、长远之计。早在战国时期,孟子就曾指出,“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强调的就是教育对于国家治理的重要性。教育扶贫能够通过改善贫困地区教育发展状况,有效提升贫困人口科学文化素养,帮助贫困人口掌握致富知识技能,找到摆脱贫困的有效途径。让扶贫工作变“输血”为“造血”,能够增强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动力,根本阻断贫困代际传递,让贫困地区整体性摘帽,让贫困地区群众共享“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发展红利,为脱贫攻坚的全面收官打好厚实的“底子”!
  产业花开富万家,夯实脱贫攻坚的“里子”。产业是脱贫之基、致富之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要因地制宜,把培育产业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产业脱贫一定要因地制宜,把当地的资源禀赋充分挖掘和发挥出来,最大限度地盘活当地区位优势、生产资料等各种资源。四川南江的茭白、贵州黔西南的三角梅、湖南华容县的芥菜……一个个特色产业在贫困地区各个地方迅速崛起,燃起了贫困户的致富希望,也为实施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力。一项产业就是一条致富路,有了产业才有自主“造血”的能力,才能帮助贫困户实现稳定脱贫。
  2020年是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决战决胜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之年。脱贫攻坚正在加劲冲刺,奋斗的身影愈加忙碌,只要我们坚定“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信心,葆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定力,焕发“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干劲,就一定能高质量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

标签:

推荐微信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