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健康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础,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追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石。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加快建立完善制度体系,保障公共卫生安全,加快形成有利于健康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经济社会发展模式和治理模式,实现健康和经济社会良性协调发展。
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项重大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不断增进人民健康获得感作为改革和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更加聚焦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最迫切和最突出的问题,不仅使我国医疗卫生服务的可及性,效率和满意度不断提高,让我国的卫生健康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人民群众,而且开辟了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卫生与健康发展道路。
公共卫生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大命题,它涵盖了疾病预防、提高生命质量、健康促进等与公众健康有关的很多内容。这次疫情暴露出我国在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等方面存在明显短板,如财政对公共卫生的投入仍有不足、从事公卫工作的专业人才薄弱、公卫事业建设的社会力量有待激活等等,这些涉及到人、财、物、机制等方面的空隙都亟待填补。因此,必须把构建起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作为一项长期重视的远大工程来抓。当然,这项工作不能一蹴而就,须着眼全局,久久为功,驰而不息。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聚焦面临的老难题和新挑战,加强战略谋划和前瞻布局,拿出实招硬招,坚持平战结合,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推动工作力量向一线下沉。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我国是一个有着14亿多人口的大国,防范化解重大疫情和重大突发公共卫生风险,始终是我们须臾不可放松的大事。”当前,我们要抓紧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既要研究如何强化公共卫生法治保障、改革完善疾病预防控制和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完善重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健全统一的应急物资保障机制等问题,也要加强公共卫生队伍和基层防控能力建设,建立健全执业人员培养、准入、使用、待遇保障、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推动公共卫生服务与医疗服务高效协同、无缝衔接。只有真正推动医防结合,从源头上预防和控制重大疾病,才能为生命护航,实现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向以健康为中心。
公共卫生,是关乎每个人健康的“第一闸门”,这一在人类对抗传染病、流行病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事业,不同于普通的医疗服务、临床治疗,而是重在通过预防、监测、宣教等方式促进公众健康。在社区,常见的疫苗接种、知识普及、环卫监管、食品安全等,都是身边的公共卫生。可以说,公共卫生是公共事业,也是个人事业,需要人人参与,健全健康教育制度,提高公共卫生风险防控意识,成为公共卫生安全的建设者、守护者和受益者,并以此推动公共卫生事业更好更快的发展。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着力构建起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努力做到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就一定能战胜一切风险挑战,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推荐微信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