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31日发布数据,10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1.4%,比上月微落0.1个百分点,自3月份以来连续8个月位于50%的临界点以上,制造业总体持续回暖。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分析,随着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的各项政策措施持续发力,我国经济延续稳定恢复态势。
制造业PMI被视为一个经济体的“体检表”,反映制造业的整体增长或衰退。采购经理指数是国际上通行的宏观经济先行监测和预警指标,通常以50%作为经济强弱的临界值,高于50%反映经济扩张,低于50%,则反映经济收缩。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连续8个月位于50%的临界点以上,表明我国经济延续稳定恢复态势,也彰显了中国经济的强劲韧性。放眼现实,今年以来,中国经济从一季度被迫“深蹲”,GDP同比下降6.8%,投资、消费等主要指标一度出现两位数下降;到二季度GDP增速跃升至3.2%;再到三季度GDP增速加快至4.9%,多个指标实现年度首次转正……中国经济稳步复苏的势头不断夯实。
延续稳定恢复态势源于中国经济潜力大。内需是推动中国经济行稳致远最坚实的基础,不仅在目前稳定经济基本盘中发挥支撑作用,而且在中国中长期经济增长中也发挥关键作用。当前,中国正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就是要坚持扩大内需的战略基点,充分发挥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不断释放经济增长的内需潜力。今年以来,面对疫情冲击,各地区各有关部门推出了一系列提振消费的“组合拳”,促进了消费市场加快复苏,内需在经济增长中的地位日益凸显,持续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澎湃动力。今年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0.9%,季度增速年内首次由负转正,居民消费持续回暖。特别是今年国庆中秋长假,居民消费需求集中释放,进一步巩固了消费回升的好势头。
延续稳定恢复态势源于中国经济韧性强。前三季度宏观经济数据证实,中国经济经受住疫情大考,尽显强劲韧性。以受外部环境影响明显的外贸进出口为例,今年以来,中国接连推出完善出口退税政策、增加外贸信贷投放、支持出口转内销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一些外贸企业纷纷牵手国内电商平台,通过“出口转内销”减轻资金回流压力。10月份,新出口订单指数为51%,较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进口指数为50.8%,较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两个指数都保持在50%以上,显示进出口数量在上个月基础上继续增加,我国经济“双循环”持续推进。在全球跨境直接投资大幅下降的背景下,中国吸收外资连续6个月实现单月正增长。1至9月,中国实际利用外资以美元计同比增长2.5%,新设或增资合同外资1亿美元以上大项目达到574个,一大批大项目在华增资扩产,充分彰显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强大韧性。
延续稳定恢复态势源于中国经济动力足。中国经济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不论看整体还是看局部,创业创新蓬勃发展,新兴动能快速成长,创新驱动成为支撑经济发展的关键词。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9.5%。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近日发布2020年全球创新指数,我国位居世界第十四位,创新型国家建设取得新进展。截至2019年,全国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2.5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超过15.1万家。作为培育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载体,高新区5年来量质同步提升。2019年,我国研发经费投入2.2万亿元,连续4年保持两位数增长,总量位居世界第二位,169家国家高新区生产总值达12万亿元,经济总量占全国的1/10以上。近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正式发布“2020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报告显示,在全球131个经济体中,中国全球创新指数榜单排第14名,是前30名中唯一的中等收入经济体。
推荐微信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