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观点 > 钱江潮评 > 时评头条 正文

【地评线】潮评|利用“信用管网”打造网络可信环境

来源: 浙江在线 作者: 陆玄同
编辑: 张小雨
2020年11月29日 12:53:16
分享到:

  诚信是社会和谐的基石,是网络风清气朗的保障。

  日前,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完善失信约束制度、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的措施,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支撑。会议指出,要严格信用信息查询使用权限和程序,严肃查处泄露、篡改、毁损、窃取信用信息或利用信用信息谋私,严厉打击非法收集、买卖信用信息违法行为。

  大数据时代,我们一面享受互联网的便利,同时也承担信息泄露的风险。而今,诉诸于新闻的信息泄露层出不穷,财产受损现象频繁发生。虽说这很大程度上与网络技术本身的复杂性有关,但归根到底是我们社会诚信体系的不完善,以及网络信用体系的不成熟。比如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网络消费平台,是造福人类的创新成果,但因为监管漏洞,又会变为威胁安全的“技术黑箱”,所以,强化信用管网,本质上是为网络社会中的信息安全“上锁”,也是当下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步伐加快,从制定全国统一的信用信息采集和分类管理标准,到初步形成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再到全面实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信用管理在公共信息服务、市场监管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当下“数字经济”越来越热,能否把网络信用体系建设得更加完备,或已是判断互联网市场经济成熟度的重要标准之一。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对突出的诚信缺失问题,既要抓紧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又要完善守法诚信褒奖机制和违法失信惩戒机制,使人不敢失信、不能失信。

  可以说,一个社会的信用资本越大,诚信水平越高,则市场经济的运行效率更高,发展数字经济的社会基础就越好。而涵养网络诚信,是数字经济走向光明未来的必要道路,既需要依靠道德建设和内心自律,更需要依靠制度建设保驾护航。网络信息平台和监管部门要摒弃“一亩三分地”的思维,走出各自为战、缺乏整合的困境,运用大数据的方式把信用信息汇聚起来,就能把信息孤岛互通成网,就能为网络失信者“画像”,对盗用信息的违法信息编制法网,让违法者无处遁逃。

  网络信用和网络安全密不可分。中国网络安全产业联盟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网络安全产业规模已达480亿元,同比增长21.52%,预计未来几年产业整体市场依然会保持20%左右的高速增长。如此庞大的网络安全产业,从另一方面也说明我们的网络信用环境亟需加强。对于践踏网络信用的行为,不仅要纳入失信黑名单,更要从准入限制和法律责任上,让失信者体会到“痛感”。就是说,对于以盗用泄露信用信息者要形成围攻之势,只有“零容忍”,才有可能铲除其藏身土壤。

  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信用管网直接关系到每一个网民的切身利益。只有保护好每一个网民的信息安全,共同构建良好的网络空间信用体系,才能让网络信用管理落地生根,构筑起国家信用体系的坚固长城,数字经济发展才能看得见光明,网络才能真正惠及民生。

标签:

推荐微信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