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观点 > 钱江潮评 > 时评头条 正文

【地评线】潮评|擦亮考古工作文明传承鲜明底色 厚植增强文化自信的历史底蕴

来源: 浙江在线 作者: 罗建华
编辑: 张小雨
2020年12月01日 13:58:34
分享到:

  12月1日出版的第23期《求是》杂志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文章强调,考古工作是展示和构建中华民族历史、中华文明瑰宝的重要工作。认识历史离不开考古学。必须高度重视考古工作,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提供坚强支撑。

  考古工作是展示和构建中华民族历史、中华文明瑰宝的重要工作。当今中国正经历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进行着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创新。实践创新必须建立在历史发展规律之上,必须行进在历史正确方向之上。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认识历史离不开考古学,加强考古工作和历史研究,不仅有利于保护好、传承好历史文化遗产,也有利于丰富全社会历史文化滋养,增强民族凝聚力、民族自豪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强大精神力量。

  着力探索未知领域,更好揭示历史本源。历史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在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伟大民族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这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长盛不衰的文化基因。考古是通过发现古代人类遗留下来的实物遗存研究人类历史演进的科学,一定意义上说,考古发现是探索未知的以往世界,就是要把历史揭示出来,寻找本源。就我国古代历史来说,还有许多未知领域,考古工作任重道远。要加强考古资源调查和政策需求调研工作,提高考古工作规划水平,围绕一些重大历史问题作出总体安排,实施好“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考古中国”等重大项目,集中力量攻关,不断取得新突破。

  着力阐释考古成果,更好彰显以史育人。考古学界要会同经济、法律、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科技、医学等领域研究人员,做好出土文物和遗址的研究阐释工作,把我国文明起源和发展以及对人类的重大贡献更加清晰、更加全面地呈现出来。要加强考古成果和历史研究成果的传播,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认识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认识中华文明取得的灿烂成就,认识中华文明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更好发挥以史育人作用。要通过交流研讨等方式,向国际社会展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讲清楚中华文明的灿烂成就和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让世界了解中国历史、了解中华民族精神,从而不断加深对当今中国的认知和理解,营造良好国际舆论氛围。

  着力加强遗产保护,更好留住文化根脉。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遗产,就是守护民族和国家过去的辉煌、现在的资源、未来的希望,不仅对于人类文明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因此,考古遗迹和历史文物是历史的见证,必须保护好、利用好。要从留住文化根脉、守住民族之魂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做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要建立健全历史文化遗产资源资产管理制度,健全不可移动文物保护机制,增强历史文化遗产防护能力,严厉打击文物犯罪。

  着力加强能力建设,更好提升话语权。目前的中国考古学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尚存在一些与学术发展需要和社会发展需求不相适应的矛盾和问题,新时期文物保护事业发展的需要为考古学的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深入进行理论探索,积极主动加强对外交流,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全面开展包括考古调查、发掘、文化遗产保护等多种形式在内的国际合作,在扩大对外开放交流中不断增强中国考古学在国际考古学界的影响力、话语权。要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积极培养壮大考古队伍,让更多年轻人热爱、投身考古事业,让考古事业后继有人、人才辈出。

标签:

推荐微信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