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搞乱一个社会、颠覆一个政权,往往先从意识形态领域打开缺口,先从搞乱人们思想入手。在互联网这个战场上,我们能否顶得住、打得赢,直接关系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和政权安全”。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会议上,关于坚决打赢网络意识形态斗争的一段专题论述,被收入到《习近平关于网络强国论述摘编》中,反复提醒着我们做好网上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
互联网具有草根视角、弱势同情、情绪传染等传播特点,对一些敏感热点事件往往带有比较明显的负面联想,一旦被一些别有用心、居心叵测的人利用,很容易形成观点偏激、言论极端、攻击体制的有害舆论氛围,进而沦为灰黑势力消解党和政府正面形象的工具。
互联网的这些特点注定了要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斗争并不容易,特别是在正确区分政治原则问题、思想认识问题和学术观点问题上,既要防止“去意识形态化”,又要防范“泛意识形态化”,考验着我们处置网络意识形态领域各种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近年来,一些网络大V屡屡在网上造谣生事,散布历史虚无主义错误观点,不断制造针对邱少云、黄继光、雷锋等我革命先烈、英雄人物一起又一起、一个又一个的负面舆论事件,误导了一批青少年人群形成了错误的历史判断,有的深受蛊惑,甚至加入帮助传播西方自由主义价值观的队伍,沦为“精日”“精美”等敌对势力的境内代言人,这就是政治原则问题。针对这些人群,就要敢于亮出《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等法律武器,进行强力震慑,明确法律底线。
而对于那些因为获取信息渠道不够、现实生活工作压力等客观原因,对党和政府的工作存在一些误解,产生了一些负面情绪,并由此发表了一些可能有些偏激的网上观点,这就是典型的认识问题。对于这部分人群,就要本着包容的心态,大规模地开展线上线下各种工作,通过全面详实的知识科普、动之以情地讲理说理、富有想象的传播技巧等宣传方式,帮助他们改变想法,引导他们凝聚共识,最终团结他们走到党和政府的周围。
还有就是要正确区分学术观点问题。比如因学术研讨需要,一群同等具备学术知识的教授在内部讨论涉及党的政治问题时,发表了一些尖锐的观点,这是学术观点问题。但如果这个教授将这些还没有定论的政治观点,摆到大学课堂上,讲给一群不具有学术探讨能力的学生听,这就是政治原则问题,因为面对讲台上的老师,学生只能被动接受。
当前,我国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面对更为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借助互联网贬低损毁中华民族文化、歪曲党和国家历史的言论也将大量增加,需要我们时刻加以警醒,决不能让互联网沦为对手颠覆我意识形态安全和政权安全的工具。(赵华奇/文)
推荐微信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