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中,将指标值设定为年均增长“保持在合理区间、各年度视情提出”,这种表述方式在五年规划史上还是首次。(新闻来源:3月8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不设未来五年GDP量化目标的“KPI”,并不意味着不要增速,而是追求更高质量、更加务实。
去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没有提出全年经济增速具体目标,但是中国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全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2.3%。尽管没有具体指标这个“硬杠杠”,成绩却已然足够“硬核”。这样的成绩,基础正是对于形势的科学综合研判。在疫情对全球影响仍未消散的情况之下,各种不确定性夹杂在一起,不设定“十四五”时期GDP增长目标,是实事求是、负责任的做法。
但是,不设定具体目标不等于没有目标。即使在去年最困难的情况下,政府工作报告里还是列明不少硬任务必须完成。比如“六稳”“六保”、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十三五”规划收官、重大金融风险有效防控等。
这种科学务实和审慎理性的态度延续到了“十四五”规划的制定之中。五年规划和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相比,战线拉得更长,面对的不确定性更大。不设定GDP量化增速目标,可为应对内外部环境不确定性预留空间。更重要的一点,中国经济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不能简单地以GDP增速论英雄,更不能为了经济增长不顾质量效益。而不设具体指标,对地方发展的质量效益导向更强,留下的空间更大,地方政府应主动追求发展的含金量。在浙江,正在推进的数字化改革就将撬动各领域各方面改革,带来更高质量的发展成果。
不设限,不意味着没有硬性任务。“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给出了失业率、能耗强度、碳排放强度等具体指标。这些指标比单纯的GDP增速数字指向意义更明确。所以,把五年的大目标进行具体“分解”,由各年度视情提出,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这样的目标反而更让人踏实,也更值得我们期待。
相信五年之后,不设限的“KPI”,带来的将是更加澎湃的发展动能。
推荐微信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